【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汝不闻杀人不眨眼之将军乎?” 【故事】: 宋朝有个杀人不眨眼的将军叫曹翰, 人们闻名丧胆。曹翰有一次去庐山寺游玩, 寺内和尚看见曹翰带着随从, 威风凛凛地走进庙来,吓得东奔西躲。曹翰来到大殿,只见老和尚缘德独自若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来到了郑国的都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 鲁欲将吴起, 吴起取齐女为妻, 而鲁疑之, ……〔吴起〕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 大破之。” 【故事】: 春秋时期, 有一次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国君臣商量拜谁为大将, 率兵抵抗齐兵。许多
【出处】: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故事】: 子贡问老师说:“为什么有的人贪生怕死,有的人能不惜生命呢?”孔子说:“按说世上的人都是贪生怕死的。那么,什么人才不贪生怕死呢?唯有那仁人志士。他们绝不会为了贪图活命
【出处】: 《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故事】: 我国古代就有三十六计的说法,三十六本来是虚数,极言多的意思。后来有好事者,牵强附会,取四字成语或熟语等,立为名目,凑足三十六实数。名目有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猬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故事】: 东汉末年, 诸葛亮隐居在隆中的卧龙岗上(今湖北襄阳西山)。公元207年, 经徐庶推荐给汉左将军刘备。刘备求贤心切, 三次亲自登门拜访, 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
【出处】: 宋·阴时夫《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 “阮孚持一皂囊, 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 恐其羞涩。’” 【故事】: 东晋时, 有个人名叫阮孚,字遥集, 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之子。阮孚从来藐视权贵, 放荡不羁, 既无意为官, 又
【出处】: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 尚可磨也; 斯言之玷, 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斯言。” 【故事】: 孔子有个学生叫南容。同学们都记得, 南容说话极为谨慎。可他平时
【出处】: 《孟子·梁惠下》:“臣始至于境, 问国之大禁, 然后敢入。” 【故事】: 有一天, 孟子去见齐宣王。齐宣王问他道:“据说文王的花园,方圆有七十里, 究竟有这种事情吗?”孟子说:“从古书的记载来看,确有此事。”齐宣王问道:“真有这样大吗?” 孟子说:
【出处】: 《后汉书·郑玄传》:“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故事】: 东汉时,有个经学家名叫郑玄,字康成。他曾求师于当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自怀王入秦不返, 楚人怜之至今, 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也。” 【故事】: 秦朝末年, 居鄛 (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县南) 县有人范增, 七十岁了, 一直家居, 喜好奇计。他跑去对项梁说:“陈胜失败原是应当的。秦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故事】: 在楚汉争霸中,韩信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韩信效忠刘邦,汉王就会胜利;韩信投向项羽,项王就能成就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 (唐太宗) 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 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 【故事】: 五代时, 有一个叫王定保的学者, 是唐末光化年间的进士。他写过一本笔记文学《唐摭言》, 共十五卷, 详细记载了唐代贡举制度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故事】: 秦末,张良行刺秦始皇没有成功,逃到下邳。有一次,他正坐在一个桥头休息,来了一个老头儿,这老头儿故意把一只鞋子掉到桥下,叫张良去拾。张良见他年纪大
【出处】: 《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故事】: 子路同颜渊,一起向孔子学习弹瑟。颜渊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掌握了弹奏的技艺,弹奏起来,声音悦耳动听。可子路弹瑟的水平一直进
【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故事】: 有一老翁,住在长城的城跟边,人们叫他“塞上老
【出处】: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 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故事】: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 东晋时会稽人, 曾做过右军将军, 人称王右军。他写的《兰亭集序》,流传至今,即所谓《兰亭贴》,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遗产。他书
【出处】: 《左传·哀公六年》:“齐景公爱庶子荼,死前遗命立荼为君。死后,陈僖子欲立公子阳生,鲍牧对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故事】: 春秋时,齐景公十分喜爱自己的小儿子荼。有一次,景公为了逗他玩,就口衔绳子,装作牛,让儿子牵着走。
【出处】: 《晋书·郗超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故事】: 晋朝时,有个人名叫郗超,字嘉宾。他才智过人,又善交际,经常拿出钱财接济亲戚朋友。大将军桓温十分赏识郗超的才智和为人,便请
【出处】: 《周礼·春官·外史》:“(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故事】: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大约从五千多年前起,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氏族部落,就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周礼》等所说的三皇五帝,是指原始社会末期传
【出处】: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天启其衷, 得会京畿,迟奉圣颜, 如渴如饥。” 【故事】: 曹丕、曹植都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 三国时有名的诗人 (后人称曹氏父子为“三曹”)。曹植自小聪明过人, 富于才学, 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原打算将曹植立为太
【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心中有违。不远伊迩,簿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故事】: 《诗经·邶风·谷风》是一首弃妇的诗,诗中诉述故夫的无情和自己的痴情。全诗共有六章。其中第二章写妇人被弃,迟迟不肯离去,
【出处】: 《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故事】: 公元前542年,鲁襄公因病去世。由于襄公没有嫡子,公子裯被立为国君,史称鲁昭公。昭公即位以后,整日吃喝玩乐,不理政事,即使在生母丧葬期间,他也谈笑自若,甚至还出外打猎取乐。这就
【出处】: 《晋书·杜锡传》:“〔锡〕累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 屡谏愍怀太子, 言辞恳切, 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 刺之流血。” 【故事】: 晋朝有个名叫杜锡的人,是文武双全的学者杜预的儿子。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年纪很轻时,便以学
【出处】: 《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 百姓如丧考妣。” 【故事】: 孟子有个学生名叫蒙丘。有一次, 他去拜见孟子, 顺便提出一个问题向孟子求教。他说:“我听说舜做了天子以后, 尧曾经率领诸侯向北面去朝拜他, 真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好便宜! 你倒会打如意算盘! 十三个半月工钱, 只付三个月! 你同我了事, 我却不同你干休!” 【故事】: 有一个在官府中当差的人,名叫申守尧。他家境贫穷,却还要雇一个女拥。有一次, 申守尧正在官府中和别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