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唐·韩愈《平淮西碑》:“肃宗代宗,德祖顺考,以勤以容,大慝适去,稂莠不薅,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故事】: 唐代元和十年正月,彰义节度使吴元济反叛唐帝国,韩愈随宰相裴度去平定叛乱。叛乱平复后,韩愈受唐宪宗的诏命,撰写《平淮西碑》记载此事。碑文在开始歌颂了唐帝国历来的统治者,说他们都是有道德有才干的人,在文治武力方面,很有些功绩,国家治理得很好,内外无一。到了唐玄宗时,因为依仗帝国的基础巩固,便一味追求起个人享乐,把国家大事抛到了脑后。天宝末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后来虽侥幸平息了叛乱,却已经闹得四海荒芜,百姓贫困了,可是文臣武将,只知道贪图逸乐,全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这种现象造成了一种风气,彼此司空见惯,谁也感觉不到什么不好。这种风气如果延续下去,国家的前途是不堪设想的。
【意思】: 文官追求悠闲,武将贪图逸乐。恬: 悠闲; 嬉: 游玩。原指天下太平。后形容文武官员全不关心国家大事。
【古例】: 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二:“今者文恬武嬉,宜若可为安静之计。”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我们并不反对准备,但反对长期准备论,反对文恬武嬉饱食终日的亡国现象,这些都是实际上帮助敌人的,必须迅速地清除干净。”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