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故事】: 韩愈四十六岁时任国子博士,他根据自己的实地经验,写了《进学解》,提出了关于“为学”的一些看法。开头就写国子监的先生对学生训话、勉励。假托了这样一个故事: 国子监的博士一早就到太学里去了。到了太学里就把学生召集起来,站立在国子馆前,谆谆地教导学生们:“学业要精,精从何而来呢? 只有刻苦、勤奋地学习; 有的人学业精不起来,学到一点也可能荒废掉,究其原因,是心不在学习上,只想玩乐。品德修养也有高尚和卑劣之分,高尚的品德,只有自己独立思考才能具有;而品德的卑劣是在于盲目地跟人家学,学了人家不好的东西。”
【意思】: 思想品德的养成,在于自己的独立思考。行:品行,行事; 思:思考。后多用来说明做事之所以做得顺利而又成功,在于反复思考和分析。
【古例】: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孔夫子提倡‘再思’,韩愈也说‘行成于思,那是古代的事情。现在的事情,问题很复杂,有些事情甚至想三四回还不够。”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