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义,己之威义(仪)也,从我、从羊。”段注:“威仪出于己,故从我。……从羊者,与善美同意。”《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郑玄注:“郑司农云:古者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者为谊。” 1.通“宜” yi 〔例一〕 《诗·大雅·荡》:“天不湎
《说文》:“耿,耳著颊也。从耳,烓省声。”耿,心烦意乱,倚枕而卧之意。耿耿连言,形容烦燥不安、心中不能宁贴的样子。《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1.通“炯” Jiong 〔例一〕《楚辞·离骚》:“跪敷任以陈词兮,耿吾既得此中正。”耿通“炯”,光,
《说文》:“翮,羽茎也。”也代指鸟翼。《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 通“鬲” li 〔例〕 《史记·楚世家》:“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非贪而何?”翮通“鬲”,古炊具。《索隐》:“翮,亦作,同音历。三翮六翼,亦谓九鼎也。空足曰翮,六翼即六耳
《说文》:“羸,瘦也。”《荀子·正论》:“王公则病不足于上,庶人则冻馁羸瘠于下。” 1.通“纍” lei 〔例一〕 《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羸通“累”,缠绕。 〔例二〕 《易·井》: “羸其瓶,是以凶也。”羸通“累”,缠绕。 羸,来母、歌部;累,来母、微
《说文》:“羽,鸟长毛也。象形。”《玉篇》:“羽,鸟毛羽也。”《尚书·禹贡》:“齿革羽毛惟木。” 通“紆” yu 〔例〕 《周礼·考工记·弓人》:“弓而羽閷,末应将发。”羽通“纡”,缓。閷,杀的异体字,隈与柎相接之缝。 羽,匣母、鱼部;纡,影母、鱼部。匣、影邻
《说文》:“罄,器中空也。”《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维罍之耻。”字又作‘’。《说文》:“,空也。”引《诗经》“瓶之矣”。《集解》:“《三家》罄作。” 1.通“伣” qian 〔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说文》:“,翅也。从飞,异声。翼,篆文,从羽。”《广韵》:“翼,羽翼。”《易·明夷》:“明夷于飞,垂其翼。” 1.通“翌” yi 〔例一〕 《尚书·召诰》:“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翼通“翌”,明、第二。 〔例二〕 《聊斋志异·促织》:“翼日进宰,宰见成小,怒
也作“耼”。《说文》:“耼,耳曼也。”《苏东坡集·补禅月罗汉赞》之二:“聃耳属肩,绮眉覆颧。”聃,耳长而大。 通“耽” dan 〔例〕 《列子·杨朱》:“方其聃于色也,屏亲昵,绝交游,逃于后庭,以昼足夜。”聃通“耽”,迷恋。 聃,透母、谈部;耽,端母、侵部。透、
《说文》新附字:“罹,心忧也。”《尔雅·释诂》:“罹,忧也。”《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罹。”毛传:“罹,忧也。” 通“離” li 〔例一〕 《尚书·洪范》:“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罹通“离”,遭遇。 〔例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说文》:“翟,山雉也。尾长。”《书·禹贡》:“羽畎夏翟。” 通“狄” di 〔例一〕 《国语·周语》上:“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翟通“狄”,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名。翟,明道本作“狄”。 〔例二〕 《礼记·檀弓》下:“晋献公之丧
《说文》:“耏,罪不至髡也。从彡而,而亦声。耐或从寸,诸法度字从寸。”《广韵》、《集韵》、《韵会》并云:“与‘耐’同。”《汉书·高帝纪:“春,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颜师古注:“应劭曰:‘轻罪不至于髡,完其耏鬓,故曰耏。占耐字从彡,发肤之意也。’”耐,
《说文》:“职,记微也。”记微,详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职,记。 通“幟” zhi [例] 《史记·叔孙通列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职通“帜”,旗帜。《集解》:“徐广曰:职,一作‘帜’。” 职,章母、职部;帜,章母、
《说文》:“翳,华盖也。”《晋书·舆服志》:“戎车,驾四马,天子亲戎所乘者也。载金鼓、羽旗、幢翳。”《山海经·海外西经》:“左手操翳,右手操环。” 通“殪” yi 〔例〕 《诗·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毛传:“木立死曰菑,自毙为翳。”《传疏》:
《说文》:“,除苗间秽也。从耒,员声。,或从芸。”《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 或耘或耔。”毛传:“耘,除草也。” 通“殞” yun [例] 《史记·东越列传》:“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利莫大焉。”耘通“殒”,死亡。《集解》:“徐广曰,《汉书》作‘殒’。”
《说文》:“而,颊毛也。象毛之形,象形。”《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閷援簭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耳。” 1.通“如” ru 〔例一〕 《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而带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而通“如”,好似。 〔例二〕 《吕氏春秋·察今
《说文》:“翔,回飞也。”翔,回翔。《易·丰》:“丰其 屋,天际翔也。” 1.通“詳” xiang 〔例一〕 《汉书·西域传》上:“其土地山川,王侯户数,道里远近翔实矣。”翔通“详”,详细、详
《说文》:“纤,细也。”《方言》二:“纤,小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郊,梁益之间,凡物小者或曰纤,缯帛之细者,谓之纤。”《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善无微而不尝,恶无纤而不贬。” 1.通“殲” jian [例] 《礼记·文王世子》:“其刑罪,则纤 。”纤通“歼”,刺割
通作“羡”。《说文》:“羡,贪欲也。”《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无援歆羡。”《淮南子·说林》:“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1.通“衍” yan 〔例一〕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德隆于三皇,功羡于五帝。”羡通“衍”,超过。 〔例二〕 《汉书·沟洫志
《说文》:“翰,天鸡也,赤羽。”《逸周书·王会》:“文翰者若 鸡。”晋孔晁注:“鸟有文彩者。” 1.通“ ” han 〔例〕 《尚书大传·西伯戡耆》:“之西海之滨,取白孤青翰。”翰通“鶾”,长毛马。《说文》“鶾”字段注:“马毛长者名鶾也。多借翰字为之,翰行而鶾
《说文》:“罢,遣有辠也。从网能。网,辠网也,言有贤能而入网,即贳遣之。《周礼》曰:‘议能之辟是也。’”《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乃罢魏勃。”司马贞《索隐》:“罢,谓不罪而放遣之。” 通“疲” pi 〔例一〕 《国语·吴语》:“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
《说文》:“缵,继也。”《诗·豳风·七月》:“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毛传:“缵,继。” 通“欑” cuan [例] 《南史·南海王子罕传》:“母尝寝疾,子罕昼夜祈祷。于时以竹为灯缵照夜,此缵宿昔枝叶大茂。”缵通“欑”,丛聚。 缵,精母、元部;欑,从母、元部。精、
《说文》:“翾,小飞也。”《楚辞》屈原《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通“懁” juan 〔例〕 《荀子·不苟》:“喜则轻而翾。”翾通“懁”,轻佻。 翾,晓母、元部;懁,见母、元部。晓、见旁纽双声,元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反刍类家畜。有山羊、绵羊等。自古以来称为六畜之一。《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1.通“祥” xiang 〔例一〕 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汉洗·大吉羊洗》:“大吉羊,宜用。”羊通“祥”。吉羊,当作“吉祥”。 〔例二〕 同上书《汉元嘉
《说文》:“颈毛也。”段注:“按,俗言老翁者,假翁为公也。”徐灏曰:“翁公声相近,故借为翁媪之翁。” 通“滃” weng 〔例〕 《周礼·天官·酒正》:“三日盎齐。”郑玄注:“盎犹翁也,成而翁翁然葱白色。”翁翁通“滃滃”,葱白色,酒色混浊貌。《释名·释饮食》:
《说文》:“耳,主听者也。象形。”《管子·心术》上:“耳目者,视听之官也。” 通“仍” reng 〔例〕 《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耳通“仍”。耳孙,各家解说不同,应劭以为是玄孙之子,李斐以为就是
《说文》:“翄,翼也。从羽,支声。”《集韵》:“翄亦书作翅。”《史记·淮南王安传》:“匈奴折翅伤翼,失援不振。” 通“啻” chi 〔例一〕 《孟子·告子》下:“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翅通“啻”,仅、只。 〔例二〕 《庄子·大宗师》:“阴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