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汉·刘向 《淮南子·修务训》:“禹耳参漏,是谓大通,兴利除害,疏河决江。”
【故事】: 关于大禹治水,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禹的父亲叫鲧,他接受舜的命令治水。他以天帝那里偷来一种神土息壤来堵塞洪水,结果失败了。天帝命令祝融把鲧杀掉。可是死得不服,他也想接受堵水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于是他死了以后尸体不腐。有人就拿一把刀把他的肚腹剖开来,结果出来一个孩子,就是禹。他一从肚里出来,耳朵就和一般人不同,两耳渗透着,所以他的心灵也就把 “通” 放在首位。他长大了继承父亲的事业治水,就抛弃“堵”的办法,而是疏导河流,把河和江连起来,洪水顺河而入江,为老百姓兴利除害,立了大功。
【意思】: 兴办有利的事业,革除有害的弊端。弊: 弊端,害处,坏处。亦作“兴利除害”。
【古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