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故事】: 孟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做了一世的事,知道怎么去做,可就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孟子说:万事有当然,有所以然。可有的人做了事,只知道按当然去做,
【出处】: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故事】: 子思一心想把祖父孔子的为人之道传给孟子, 所以就写了《中庸》。一开始就讲天命。他说:道在性中, 教才有道。性有喜、怒
【出处】: 《晏子春秋·杂上二三》:“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汨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故事】: 曾子跟着孔子到了齐国,齐景公聘请为下卿,曾子没有接受。曾子在要离开齐国的时候,晏子为他送行,说:“我
【出处】: 《汉书·贾谊传》:“夫习与正人居之, 不能毋正, 犹生长于楚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 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齐言也。故择其所嗜, 必先受业, 乃得尝之, 择其所乐, 必先有习, 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 【故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今日中选得官,夫人反行不悦,何也?” 【故事】: 张君瑞科举得中,正是“今朝三品职,昨日一寒儒。”被授任河中府尹,来到崔家,准备与莺莺完聚。见了崔夫人的面,见崔夫人脸色不
【出处】: 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故事】: 东汉末期,政局动荡,社会黑暗,这时政权被望族豪强垄断着。对这样的腐朽政治,赵壹表示着极大的愤慨,于是写了《刺世疾邪赋》,以发泄心中的不满。他笔下的社会现实是
【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务。每有良朋, 烝也无戎。” 【故事】: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接位, 周成王年幼, 周公受命辅助, 可他的两个兄弟管叔鲜、蔡叔度制造舆论说周公要夺位, 举兵谋反。周公为尽力辅助周成王, 便不顾兄弟之情, 把
【出处】: 《左传·昭公十六年》:“公至自晋。子服昭伯语季平子曰:‘晋之公室, 其将遂卑矣。君幼弱, 六卿强而奢傲, 将因是以习。习实为常, 能无卑乎?’平子曰:‘尔幼, 恶识国?’” 【故事】: 公元前526年, 子服昭伯跟随郑定公从晋国回来,见到季平子,谈论晋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时有火龙者,系洋子江中孽畜,神通广大,知得兰公成道,法教流传,后来子孙必遭歼灭,乃率领鼋帅虾兵蟹将,统领党类,一齐奔出潮头,将兰公宅上团团围住,喊杀连天。” 【故事】: 这里写的是神化了的故事。说是
【出处】: 明 沈榜《宛署杂记·民风·瞎摸鱼》:“群儿牵绳为圆城,空其中方丈。城中轮著二儿,各用帕厚蒙其目如瞎状。一儿手执木鱼,时敲一声,而旋易地以误之。一儿候声往摸,以巧遇夺鱼为胜。” 【故事】: 这是一个儿童游戏:许多小孩子牵起绳来围成一个圆圈,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王好战, 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故事】: 梁惠王在战国诸雄中是强者。孟子有一天去拜
【出处】: 《汉书·张敞传》:“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故事】: 汉宣帝时,有个张敞,在他任京兆尹时,与杨恽结为知己之交。后来杨恽犯了罪,张敞受到了牵连。于是,人们都以为张敞的京兆尹当不长了。张敞手下有个小官吏叫絮舜的,竟然不
【出处】: 宋·费枢《钓矶立谈》:“李营丘惜墨如金。” 【故事】: 李成字咸熙, 号营丘, 是五代末、宋初的名画家。他作画, 不但功底深厚, 而且对画又有深刻研究。他读经、史, 能诗、善琴。对画更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画山,能画出峰峦的重叠; 画树, 能画出林
【出处】: 《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厉, 无咎。” 【故事】: 这里讲了一个生活故事: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整天都在奋勉不息工作和严格要求自己。一天下来了, 到了晚上还是不能有所放松,仍然勉励自己: 要时刻怀着戒惧之心, 就好象有什么危险的事要
【出处】: 《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故事】: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老子认为宇宙本体有两大特点: 一是循环运行, 二是行动柔和。他还指出了宇宙的形成过程是: 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老子还揭示了
【出处】: 《论语·宪问》:“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 疾固也。’” 【故事】: 微生亩是春秋时鲁国的一个隐士, 经常和孔子谈论一些问题。有一天, 微生亩问孔子说:“你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跑得这样急急匆匆, 心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夫鸟,同翼者而聚居; 兽, 同足者而俱行。” 【故事】: 战国时代, 有个人叫淳于髡, 是著名的善辩家。他一天就向齐宣王推荐了七名贤人。齐宣王怪而问之, 说:“你一天之内就给推荐了七位贤人, 可见贤人之多, 物色人材并不是一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 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士刲羊, 亦无也。女承筐,亦无贶也。西邻责言, 不可偿也。”’” 【故事】: 晋献公把伯姬嫁到秦国去,占卜一下, 看看好还是不好。所占的是八卦上的归妹到
【出处】: 《后汉书·章帝纪》:“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故事】: 元和二年春天,汉章帝为了安抚民心,不失时机地发展生产,就给司法机关下了一道命令。命令上
【出处】: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珠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故事】: 春秋时代,鲁国的阳货是季氏的权臣。有一次,阳货去拜见孔子,谦恭地问道:“为政最须提防的是什么?望先生赐教。”孔子先打了比方,说:“紫色是赤黑二色混和而成的,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穆公以为然,乃命萧史奏之。萧史取出赤玉萧一枝,玉色温润,赤光照耀人目,诚希世之珍也。才品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奏至第三曲,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集于林际,百鸟和呜,经时方散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满奋畏风,在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奋误认为空隙,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故事】: 西晋时,高平(今山东金乡西)有个人叫魏满奋,是魏太尉的宠孙,官任冀州刺史。魏满奋有奇怪的毛病,
【出处】: 《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故事】: 公元前481年,在鲁国西部大野打猎时,叔孙氏的兵车武士鉏商,猎得一只麒麟。大家没有看见过,不识认,就以为是不祥的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指着他厉声说道:‘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故事】: 这回书的书目叫“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双敲的是谁呢?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为什么要敲他们俩呢?
【出处】: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故事】: 春秋时的伍子胥,因为父亲的冤狱被株连,不得不逃离楚国避难,以图有朝一日为父报仇。伍子胥在逃难的路上,为了避
【出处】: 《诗经·小雅·巧言》:“彼何人斯, 居河之麋。无拳无勇, 职为乱阶。既微且尰, 尔勇伊何。为犹将多, 尔居徒几何?” 【故事】: 西周时期, 有一位在仕途遭受陷害、排斥的小官吏, 对那些制造谗言、乱政败国的奸佞小人深恶痛绝,于是他根据自己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