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太平御览》 卷三百六十三引 《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宴,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下面两个故事:苏秦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开始他以连横之策游说秦王,要他跟随强国去攻打弱国,秦王不采纳。川资用完了,只好回家。回到家,妻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和他罗嗦,兄嫂也不理他。他心里很难受,就下苦功读书。他夜以继日地勤学苦思,每当疲劳至极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流到脚上。学习一年,学识有很大长进,于是就以合纵之策去游说赵王。赵王认为他才学非凡,就封他为武安君,授他以相印,还赐他许多财物。
汉朝时的孙敬,十分好学,从早学到晚一直学个不停。到了深夜,疲倦极了,头就要低垂下来打瞌睡。这时候,他就用绳子把头发拴住,然后再把绳子系在屋梁上,这样就没办法打瞌睡了。他就用这种坚强的毅力,坚持长期苦读,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意思】: 学习时为了克制疲劳,就用绳子用头发系在屋梁,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后用来形容刻苦自学的精神极强。
【古例】: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古人读书,有囊萤的,趁月亮的,悬梁刺股呢。”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地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更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