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 勿听; 弗询之谋, 勿庸。” 【故事】: 上古时代, 大禹治水归来,有一天, 帝舜召来大禹, 对他说:“你治理洪水有功, 不讲求个人生活享受, 从不自高自大, 我看唯有你最贤明。”大禹谦虚地说:“过奖了。”舜接着说:“正
【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 其舜也欤?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故事】: 虞舜是古代的贤君。他当政时, 天下太平无事。有一次, 孔子对学生说:“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太平的君主, 只有虞舜能做到。究竟什么缘故呢! 你整
【出处】: 周·尹文《尹文子》:“此玉无价以当之,五城之都仅可一观。” 【故事】: 传说古代魏国国王得到了一块特大宝玉。这块宝玉是一个农夫劳动时从田里挖出来的,白色圆形,直径一尺多。农夫把玉石带回去放在桌上,到了晚上,宝石发出了奇光异彩,一家人都很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返国, 乃苦身焦思, 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 饮食亦尝胆也。” 【故事】: 春秋时代, 吴越两国争霸,战事频繁。有一次, 吴王闔闾率兵攻打越国, 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右脚而亡。闔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三年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复聚党而阻山川者,往往而群居,无可奈何。” 【故事】: 汉武帝穷兵黩武,对外实行扩张,战争连年不断。统治者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赋税,弄得民不聊生。广大农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揭竿而起。农民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对此,统治者极
【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故事】: 有一次, 有个学生问孔子:“君子碰到事情是怎样去做的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在世上做事, 没有一定要这样做的指导思想, 也没有一定不要这样做的想法。他们总
【出处】: 《论语·微子》:“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欤。’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故事】: 传说,古代隐逸不肯做官的人有七个:殷朝有
【出处】: 《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故事】: 田叔有才识,是西汉初年赵王张敖的郎中。有一次,汉高祖亲领人马讨伐叛臣,途经赵国。赵王张敖因怠慢了高祖,遭到了刘邦的辱骂。张敖的手下人要为他抱不平。张敖不同意。有个
【出处】: 《周易·无妄》:“无妄之灾,或系之牛, 行人得之, 邑人之灾。” 【故事】: 周朝时代, 有个人将自家的一头耕牛系在村边的一棵大树下,想不到竟被过路贼偷走了。这人在牛被偷后,便乱猜测、怀疑乡邻, 还告到官府去。于是, 凡被怀疑的乡人,都被衙门传
【出处】: 《诗经·小雅·巧言》:“彼何人斯, 居河之麋。无拳无勇, 职为乱阶。既微且尰, 尔勇伊何。为犹将多, 尔居徒几何?” 【故事】: 西周时期, 有一位在仕途遭受陷害、排斥的小官吏, 对那些制造谗言、乱政败国的奸佞小人深恶痛绝,于是他根据自己的见闻,
【出处】: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故事】: 春秋时的伍子胥,因为父亲的冤狱被株连,不得不逃离楚国避难,以图有朝一日为父报仇。伍子胥在逃难的路上,为了避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指着他厉声说道:‘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故事】: 这回书的书目叫“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双敲的是谁呢?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为什么要敲他们俩呢?
【出处】: 《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故事】: 公元前481年,在鲁国西部大野打猎时,叔孙氏的兵车武士鉏商,猎得一只麒麟。大家没有看见过,不识认,就以为是不祥的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满奋畏风,在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奋误认为空隙,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故事】: 西晋时,高平(今山东金乡西)有个人叫魏满奋,是魏太尉的宠孙,官任冀州刺史。魏满奋有奇怪的毛病,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穆公以为然,乃命萧史奏之。萧史取出赤玉萧一枝,玉色温润,赤光照耀人目,诚希世之珍也。才品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奏至第三曲,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集于林际,百鸟和呜,经时方散
【出处】: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珠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故事】: 春秋时代,鲁国的阳货是季氏的权臣。有一次,阳货去拜见孔子,谦恭地问道:“为政最须提防的是什么?望先生赐教。”孔子先打了比方,说:“紫色是赤黑二色混和而成的,
【出处】: 《后汉书·章帝纪》:“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故事】: 元和二年春天,汉章帝为了安抚民心,不失时机地发展生产,就给司法机关下了一道命令。命令上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 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士刲羊, 亦无也。女承筐,亦无贶也。西邻责言, 不可偿也。”’” 【故事】: 晋献公把伯姬嫁到秦国去,占卜一下, 看看好还是不好。所占的是八卦上的归妹到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夫鸟,同翼者而聚居; 兽, 同足者而俱行。” 【故事】: 战国时代, 有个人叫淳于髡, 是著名的善辩家。他一天就向齐宣王推荐了七名贤人。齐宣王怪而问之, 说:“你一天之内就给推荐了七位贤人, 可见贤人之多, 物色人材并不是一
【出处】: 《论语·宪问》:“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 疾固也。’” 【故事】: 微生亩是春秋时鲁国的一个隐士, 经常和孔子谈论一些问题。有一天, 微生亩问孔子说:“你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跑得这样急急匆匆, 心
【出处】: 《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故事】: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老子认为宇宙本体有两大特点: 一是循环运行, 二是行动柔和。他还指出了宇宙的形成过程是: 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老子还揭示了
【出处】: 《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厉, 无咎。” 【故事】: 这里讲了一个生活故事: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整天都在奋勉不息工作和严格要求自己。一天下来了, 到了晚上还是不能有所放松,仍然勉励自己: 要时刻怀着戒惧之心, 就好象有什么危险的事要
【出处】: 宋·费枢《钓矶立谈》:“李营丘惜墨如金。” 【故事】: 李成字咸熙, 号营丘, 是五代末、宋初的名画家。他作画, 不但功底深厚, 而且对画又有深刻研究。他读经、史, 能诗、善琴。对画更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画山,能画出峰峦的重叠; 画树, 能画出林
【出处】: 《汉书·张敞传》:“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故事】: 汉宣帝时,有个张敞,在他任京兆尹时,与杨恽结为知己之交。后来杨恽犯了罪,张敞受到了牵连。于是,人们都以为张敞的京兆尹当不长了。张敞手下有个小官吏叫絮舜的,竟然不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王好战, 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故事】: 梁惠王在战国诸雄中是强者。孟子有一天去拜
【出处】: 明 沈榜《宛署杂记·民风·瞎摸鱼》:“群儿牵绳为圆城,空其中方丈。城中轮著二儿,各用帕厚蒙其目如瞎状。一儿手执木鱼,时敲一声,而旋易地以误之。一儿候声往摸,以巧遇夺鱼为胜。” 【故事】: 这是一个儿童游戏:许多小孩子牵起绳来围成一个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