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孟子·告子上》:“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以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故事】: 公都子问孟子:“都是一样的人,为什么有的人是品德高尚的,有的人见闻浅薄呢?”孟子回答说:“人的体身可分大体、小体,心志为大体,耳目为小体。在大体上下功夫的,就成大人,在小体上做功夫的,就是小人。”公都子又问:“为什么从大体和从小体就有这样的区别呢?”孟子说:“耳是管听的,目是管看的,没有思索力,就往往为外界事物所蒙蔽; 至于心呢,却专管辨别外界事物,肯思索就能提高自己的修养生性,不肯思索自然不能有这样的效果。我们的人所以有耳目和心,就是要用心所思索的,来管用耳目听得的,就有可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了。”
【意思】:脑筋的功能就是思维。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和思想、感情都说成心;官:官能,作用。
【古例】: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所谓开动机器,就是说,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列宁斯大林经常劝人要善于思索,我们也要这样劝人。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孟子说:‘心之官则思’。他对脑筋的作用下了正确的定义。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