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 十手所指, 其严乎。’富润屋, 德润心。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故事】: 儒家是主张“慎独”、“独其身”的,所以曾子谈到 “诚意” 的时候, 这样说:一个人心中有了恶意, 便会自然地表露出来, 不要以
【出处】: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 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 零露瀼瀼。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故事】: 这是写的一对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 在广阔无边、绿草如茵的田野里, 一个男子看
【出处】: 《史记·吴王濞传》:“吴王身有内病, 不能朝请二十余年, 尝患见疑,无以自白, 今胁肩累足, 犹惧不见释。” 【故事】: 晁错多次上书劝谏要削弱吴的势力。先上书孝文帝, 孝景帝即位, 又上书说:“现在吴王日益骄横, 削之他当然要反, 不削他还是要反
【出处】: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 与人语必嬉怡微笑, 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 欲人附己,微忤意者, 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故事】: 唐太宗时有个李义府, 靠奉承拍马, 得到太子李治的赏识。李治当了皇帝, 他也升了官。他在外表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第五十七回:“当日奉诏,乃与长子马超商议曰:‘吾自与董承受衣带诏以来, 与刘玄德共讨贼, 不幸董承已死, 玄德屡败。我又僻处西凉, 未能协助玄德。今闻玄德已得荆州, 我正欲展昔日之志, 而曹操反来召我, 当是如何?’……马腾兄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窃念备汉朝苗裔, 滥叨名爵, 伏睹朝廷陵替, 纲纪崩摧, 群雄乱国, 恶党欺君, 备心胆俱裂。” 【故事】: 这是刘备三请诸葛亮中的事: 徐庶走马荐诸葛, 刘备怀着爱慕至深、盼望急切的心情去请诸葛亮。第一次去请,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邢夫人、王夫人道:‘我们来原为给大老爷拜寿,这岂不是我们来过生日了么?’凤姐儿说:‘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就叫作“心到神知”了。’” 【故事】: 贾敬过生日,邢夫人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故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故事】: 空城计是三国故事中为人皆知的一个故事。说的
【出处】: 《礼记·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心者有所忿怒, 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 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 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 在正其心。” 【故事】: 曾子说:“要修养身性,
【出处】: 《孔子家语·六本》:“昔瞽叟有子曰舜,舜之事瞽叟,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捶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叟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 【故事】: 有一次,曾参因为种瓜误了点事被父亲毒打一顿,被打得跌倒在地好久不省人事。
【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时,乃与天通。’” 【故事】: 唐宪宗元和六年,韩愈任河南令,在正月最后一天群众“送穷”的祭日,写了《
【出处】: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碧玉歌三首》之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故事】: 《乐苑》说:《碧玉歌》是宋汝南王写的。他有一个爱妾,名叫碧玉。他对碧玉宠爱得不得了,因此就写了这首乐府来歌咏。诗篇写道:“我在破瓜
【出处】: 《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故事】: 《大明》记叙了周立国的原因和经过。先说天命不是固定的,有了德就可以兴邦。接着说文王、武王以德立国的事。说到周文王这个人,他的特点就是小心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案》卷十一:“那客人是个憨直的人, 便回话道:‘我们小本经纪, 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须放宽洪大量些, 不该如此小家子相。’” 【故事】: 说的是明朝成化年间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业儒王杰, 在一个暮春天气被二三友拉了去踏青,
【出处】: 宋·辛弃疾 《临江仙·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故事】: 辛弃疾在瓢泉别墅开山路时,发现一座石壁;因为喜爱它的高峻、就给它取个名字叫苍壁,作为自己的游览地。可不久就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王生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 心头恰象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 口里还只得硬着胆道:‘那有此话?’” 【故事】: 说的是明朝成化年间, 浙江永嘉县有个叫王杰的业儒, 为家僮和一个卖姜的争吵, 上去打了他儿
【出处】: 《汉书·杜钦传》:“钦字子夏,少好经书,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为吏。茂陵杜邺与钦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以相别。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高广财二寸,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而邺为‘大冠杜子夏’云。” 【故事】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谢公与人围棋, 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故事】: 氐族人符坚立国号为秦,他想统一中国,于是倾国之兵,号称百万,向
【出处】: 《三国志·吴志·张紘传》:“今景兴在此, 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故事】: 汉末的文学家陈琳, 长于诗赋, 是“建安七子”之一。有次张紘看到陈琳写的《武库赋》、《应机论》,就写信给陈琳, 对他的文章大加赞赏。陈琳给他回
【出处】: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是以达人研道,探赜索微,观天运之符表,考人事之盛衰,辩者驰说,智者应机,谋夫演略,武士奋威,云合雾集,量时揆宜,用取世资,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辉也。” 【故事】: 郤正是三国时蜀国人,在后主刘禅
【出处】: 《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是亲信。” 【故事】: 霍光和霍去病是同父异母兄弟,霍去病成为骠骑大将军后,为国家立了大功。在领兵征讨匈奴回来时,顺路将霍光带到京城长安。霍去病去世以后,霍光被任为光禄大夫。每当
【出处】: 宋·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故事】: 《雨霖铃·寒蝉凄切》 叙写的是和相知离别的事。相知要离己而远去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探春坐下, 便问:‘才刚谁在这里说话, 倒象拌嘴似的?’迎春答道:‘没有什么, 左不过他们小题大做罢了,何必问他?’” 【故事】: 在贾家的姐妹中, 迎春是懦弱的。她的乳母把她的金丝风拿去的, 她不但不追, 不问,
【出处】: 战国·楚·尸佼 《尸子》 卷下:“孔子曰:‘诎寸而信尺, 小枉而大直, 吾弗为也。’” 【故事】: 尸佼本是鲁人, 因鲁后属于楚, 所以也就说他是楚人。在诸子百家中, 他也是一个流派。因为诸子百家刚兴起时, 观点还不十分明显, 因而有人说他是杂家。
【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谓: “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 服而舍之, 度德而处之, 量力而行之, 相时而动, 无累后人, 可谓知礼矣。’” 【故事】: 公元前712年, 郑庄公因为许君不按德、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