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案》卷十一:“那客人是个憨直的人,便回话道:‘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须放宽洪大量些,不该如此小家子相。’”
【故事】: 说的是明朝成化年间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业儒王杰,在一个暮春天气被二三友拉了去踏青,吃了个薄醉回来,看见门前吵闹,原来是自家的两个家僮,和一个卖姜的人在争吵。家僮要少他的姜价,他又不依,争执不已。王杰说:“这么个价钱也好卖了,怎么在我家门口吵吵闹闹,真不懂道理。”那卖姜的听了也就回敬一句:“我是做小本生意的、怎么能少我的钱?你是相公,应肚量大一点,不应该有打小算盘的气派。”王杰乘着酒兴,骂了卖姜的人,又上去打了几拳,卖姜的被打得闷倒在地。
【意思】: 小户人家的气派。相:相貌,样子。表示肚量小器、不大方的外表。亦作“小家子气”、“小家子样”。
【古例】: 鲁迅《文坛三户》: “这‘沾沾自喜’ 的神情,从破落户的眼睛看来,就是所谓‘小家子相’,也就是所谓‘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若题目过于新鲜,韵过于险,再不得好诗,倒小家子气。”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侄儿子也不好小家子样来争,听凭他没些搭煞的,把一所房屋狼藉完了。”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