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碧玉歌三首》之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故事】: 《乐苑》说:《碧玉歌》是宋汝南王写的。他有一个爱妾,名叫碧玉。他对碧玉宠爱得不得了,因此就写了这首乐府来歌咏。诗篇写道:“我在破瓜
【出处】: 《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故事】: 《大明》记叙了周立国的原因和经过。先说天命不是固定的,有了德就可以兴邦。接着说文王、武王以德立国的事。说到周文王这个人,他的特点就是小心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案》卷十一:“那客人是个憨直的人, 便回话道:‘我们小本经纪, 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须放宽洪大量些, 不该如此小家子相。’” 【故事】: 说的是明朝成化年间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业儒王杰, 在一个暮春天气被二三友拉了去踏青,
【出处】: 宋·辛弃疾 《临江仙·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故事】: 辛弃疾在瓢泉别墅开山路时,发现一座石壁;因为喜爱它的高峻、就给它取个名字叫苍壁,作为自己的游览地。可不久就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王生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 心头恰象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 口里还只得硬着胆道:‘那有此话?’” 【故事】: 说的是明朝成化年间, 浙江永嘉县有个叫王杰的业儒, 为家僮和一个卖姜的争吵, 上去打了他儿
【出处】: 《汉书·杜钦传》:“钦字子夏,少好经书,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为吏。茂陵杜邺与钦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以相别。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高广财二寸,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而邺为‘大冠杜子夏’云。” 【故事】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谢公与人围棋, 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故事】: 氐族人符坚立国号为秦,他想统一中国,于是倾国之兵,号称百万,向
【出处】: 《三国志·吴志·张紘传》:“今景兴在此, 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故事】: 汉末的文学家陈琳, 长于诗赋, 是“建安七子”之一。有次张紘看到陈琳写的《武库赋》、《应机论》,就写信给陈琳, 对他的文章大加赞赏。陈琳给他回
【出处】: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是以达人研道,探赜索微,观天运之符表,考人事之盛衰,辩者驰说,智者应机,谋夫演略,武士奋威,云合雾集,量时揆宜,用取世资,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辉也。” 【故事】: 郤正是三国时蜀国人,在后主刘禅
【出处】: 《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是亲信。” 【故事】: 霍光和霍去病是同父异母兄弟,霍去病成为骠骑大将军后,为国家立了大功。在领兵征讨匈奴回来时,顺路将霍光带到京城长安。霍去病去世以后,霍光被任为光禄大夫。每当
【出处】: 宋·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故事】: 《雨霖铃·寒蝉凄切》 叙写的是和相知离别的事。相知要离己而远去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探春坐下, 便问:‘才刚谁在这里说话, 倒象拌嘴似的?’迎春答道:‘没有什么, 左不过他们小题大做罢了,何必问他?’” 【故事】: 在贾家的姐妹中, 迎春是懦弱的。她的乳母把她的金丝风拿去的, 她不但不追, 不问,
【出处】: 战国·楚·尸佼 《尸子》 卷下:“孔子曰:‘诎寸而信尺, 小枉而大直, 吾弗为也。’” 【故事】: 尸佼本是鲁人, 因鲁后属于楚, 所以也就说他是楚人。在诸子百家中, 他也是一个流派。因为诸子百家刚兴起时, 观点还不十分明显, 因而有人说他是杂家。
【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谓: “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 服而舍之, 度德而处之, 量力而行之, 相时而动, 无累后人, 可谓知礼矣。’” 【故事】: 公元前712年, 郑庄公因为许君不按德、法行事
【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故事】: 晋武帝司马炎闻知李密贤孝而有才学,要他出来做官,李密不肯为司马炎做事;司马炎几次下诏,就难以推辞了。于是李密就写了《陈情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故事】: 晋国在范宣子执政的时候,以重币为手段加重各诸侯国的负担。郑国首先担心这样做会有害于晋作为盟主的地位,于是子产就写了封信给范宣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起, 出召项庄, 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杀之。不者, 若属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羽起舞,项伯亦拔剑
【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能富贵将军者, 上也; 能亲将军者, 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 太子废而不能争; 争不能得, 又弗能死。自引谢病, 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 相提而论, 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故事】: 西汉景帝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 封大
【出处】: 《汉书·霍光传》:“光为人沈静详审, 长财七尺三寸, 白皙, 疏眉目, 美须髯。每出八下殿门, 止进有常处, 郎仆射窃识视之, 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 天下想望风采。” 【故事】: 这是说的汉朝重臣霍光的事。霍光在汉武帝时任
【出处】: 《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 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 必将犀玉之杯, 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 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 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 则锦衣九重, 广室高台。” 【故事】: 纣王用象牙做筷子, 他的太师箕子见了十分担忧
【出处】: 《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故事】: 萧何是刘邦打天下的一个得力谋士,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就封萧何为相国。萧何当了丞相以后,翻阅了秦朝的典籍文献,了解了天下的地形、民情、风俗等,亲手制定了汉朝的
【出处】: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 未穷青之技, 自谓尽之, 遂辞归。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 【故事】: 秦青是秦国的一个有名的歌唱家, 薛谭就去拜他为师, 向他学习歌唱。薛谭还没
【出处】: 唐·柳宗元《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某负罪沦伏,声销迹灭,固世俗之所弃,亲人之所遗,敢希大贤,曲见存念。是以展转歔欷,昼咏宵兴,愿为厮役,以报恩遇。” 【故事】: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礼部尚书李夷简从襄阳写了封信给他,表示抚问。他非
【出处】: 《后汉书·向长传》:“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 【故事】: 东汉时有个叫向平的人,看透了官场的龌龊,就隐居在家不再做官了。后来又看透了人生,在汉光武帝的建武年间
【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故事】: 汉代的窦婴、灌夫都是有功之臣。孝景三年吴楚谋反时,窦婴拜为大将军,破七国后,被封为魏其侯。灌夫的父亲和吴军作战而死,他立即披甲持戟,与吴军
【出处】: 《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 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 以生为脊,以死为尻, 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 吾与之友矣。’ 四人相视而笑, 莫逆于心, 遂相与为友。” 【故事】: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 是春秋时的狂人,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