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中子·事君》:“芮城府君起家, 为御史, 将行, 谓文中子曰:‘何以赠我?’子曰:‘清而无介,直而无执。’曰:‘何以加乎?’子曰:‘太和为之表, 至心为之内; 行之以恭, 守之以道。’退而谓董常曰:‘大厦将颠, 非一木所支也。’” 【故事】: 芮城
【出处】: 《孟子·离娄下》:“早起, 施从良人之所之,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 乞其余不足, 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故事】: 齐国有一个人, 和一妻一妾住在一起, 每天都吃得酒足饭饱回来, 对妻子吹牛, 说是同吃的都是富贵的人
【出处】: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元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故事】: 有一次,孟子一下子说了五个圣人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叫道:‘老天,老天!你若还有知,将何言抵对?我司马貌一生鲠直,并无奸佞,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故事】: 东汉灵帝时,有一个叫司马貌的人,资性聪明,八岁就能纵笔成文。一次面对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 【故事】: 公元73年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地位。班超在西域近三十年。快七十岁了, 因年老多病, 思念家乡, 便上书汉和帝要求调回洛阳。班超的妹妹班昭也上书说:“班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业,可谓勤矣。抵制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故事】: 韩愈在文中虚构一个国子先生与弟子对话,讲述“进学”的道理,并表现作者遭贬斥不得重用的牢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故事】: 秦国派了杞子等三人帮助守卫国都,两年后即公元前628年,杞子密告秦穆公,说他现在掌北门的钥匙,如果秦派兵来偷袭,他就里应外合。第二年秦派兵来了,被到成周做生意的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近而审谛,则用细草制为楼阁,大如椽,小如橘,约二十余座,每座梁栋榱题,历历可数;其中供帐床榻,类麻粒焉。” 【故事】: 说的是叫王勉的轻薄人,从仙人岛回来时,一跤跌入近海,恰是地仙之处。地仙之主自称姓桓,有二
【出处】: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意在笔先, 力透纸背。” 【故事】: 赵翼说的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事。陆游一生写了很多诗, 今存的就有九千多首。他的诗, 风格雄浑豪放, 内容丰富, 感情强烈。明代文学家杨慎说陆游的诗, 纤丽之处似秦观, 雄慨之处似苏
【出处】: 《庄子·盗拓》:“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子,而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邪?” 【故事】: 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孔子去劝告他。盗跖不愿见他,他非要面说不可。盗跖就说:“看看他说什么吧。”孔
【出处】: 《新唐书·札乐志》:“明皇既知音律, 又酷爱法曲; 选坐部伎子弟三百, 教于梨园, 号皇帝梨园弟子”。 【故事】: 唐玄宗是历史上有名的好乐爱色的昏君。开始还好, 后期政治腐败, 奢侈荒淫。他爱好声色, 又懂得音律, 为了尽情玩乐, 选了乐工三百人,
【出处】: 《后汉书·郭太传》:“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故事】: 后汉时的郭太, 字林宗,对《坟典》极为精通。
【出处】: 《札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 亦已久矣。” 【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夏, 因为儿子死掉把眼睛都哭瞎了。曾子去安慰他, 他哭哭啼啼地对曾子说:“我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重的惩罚呢? 天哪! 我究竟有多大的过错啊!”这时, 子夏因离开了孔子, 在家
【出处】: 汉·贾山《至言》:“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 【故事】: 汉文帝时,贾山借秦朝的事为喻写了《至言》,向汉文帝进谏。他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他要求广开言路的道理。他认为如能广开
【出处】: 《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故事】: 西汉时,北方的匈奴从汉高祖刘邦起,就挑起战争,侵扰边境,到汉哀帝的二百来年中,这个祸患一直没有根除。公元前三年,匈奴单于上书汉哀帝,表示愿意朝见,大臣们都不主张匈奴来朝,而
【出处】: 《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焉。耳目所听、观,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焉。” 【故事】: 周穆王时,有一个化人来
【出处】: 《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故事】: 西施长得非常好看,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当时,她的好看出了名,大家都说她是一个美人。可是,西施
【出处】: 唐·李贺《湘妃》:“筠竹千年老不灭, 长伴秦城盖湘水。蛮娘吟弄满寒空, 九山静绿泪花红。离鸾别凤烟梧中,巫山蜀雨遥相通。幽愁秋气上青枫, 凉夜波间吟古龙。” 【故事】: 诗人在《湘妃》里叙写的是湘夫人思念舜的故事。湘夫人是尧的二女、舜的二
【出处】: 《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熹注:“子路之言, 非其本意, 但理屈词穷, 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故夫子不乐其非, 而特恶其佞也。” 【故事】: 子路做季氏的家臣, 叫子羔去做费邑的宰官。孔子曰:“你叫他去做官, 不是害了他吗?”子路说:费邑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约定放火为号, 共谋马超。杨秋拜辞, 回见韩遂, 备言其事:‘约定今夜放火, 里应外合。’” 【故事】: 马超和韩遂一同起兵共伐曹操, 曹操便用计策离间他们。曹操约韩遂在阵前谈话, 引起了马超的疑心, 曹操写信
【出处】: 古乐府 《鸡鸣》: “桃生露井上, 李树生桃傍, 虫来啮桃根, 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 兄弟还相忘。” 【故事】: 这首诗先叙述这样一件事:一家四五个兄弟,个个都做了高官,每隔五天休假的日子就相聚在一起, 看热闹的人路旁挤得满满的。他们的服饰打
【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 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 而诸部校尉以下, 才能不及中人, 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 而广不为后人, 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 何也? 岂吾相不当侯邪? 且固命也? ’” 【故事】: 李广是汉代
【出处】: 《尚书·秦誓中》:“受有亿兆夷人, 离心离德。” 【故事】: 殷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的君主。顺乎民心,周武王起兵讨伐。军队从孟津渡过黄河, 直逼殷朝的国都朝歌。为了鼓励士气, 周武王在朝歌城南的牧野地方, 举行了进军的誓师大会。会上, 武王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今王室实蠢蠢焉,吾小国惧矣。” 【故事】: 有一年郑定公由子大叔陪着到晋 ,晋国的范献大子问子叔:最近周王室的情况怎样。因为郑紧邻周王室洛阳。他回答说:我对自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 一别音容两渺茫。” 【故事】: 《长恨歌》叙述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唐玄宗得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 便纵情行乐, 终日沉
【出处】: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怒王孙不游。” 【故事】: 孔稚珪是一个风韵清雅、好文咏、不乐世务的人,当他知道隐于钟山后又应诏出来做官的周彦伦,要去就任海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