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唐书·札乐志》:“明皇既知音律, 又酷爱法曲; 选坐部伎子弟三百, 教于梨园, 号皇帝梨园弟子”。 【故事】: 唐玄宗是历史上有名的好乐爱色的昏君。开始还好, 后期政治腐败, 奢侈荒淫。他爱好声色, 又懂得音律, 为了尽情玩乐, 选了乐工三百人,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故事】: 秦国派了杞子等三人帮助守卫国都,两年后即公元前628年,杞子密告秦穆公,说他现在掌北门的钥匙,如果秦派兵来偷袭,他就里应外合。第二年秦派兵来了,被到成周做生意的
【出处】: 《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理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 【故事】: 公元前74年,大将军霍光迎立刘询为汉宣帝。由于宣帝年幼,一切朝政大事由霍光决定。同时霍家已封三侯。可是,霍光的老婆霍显还不满足,勾结御医淳于衍毒杀许皇后,想使自己
【出处】: 古乐府 《鸡鸣》: “桃生露井上, 李树生桃傍, 虫来啮桃根, 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 兄弟还相忘。” 【故事】: 这首诗先叙述这样一件事:一家四五个兄弟,个个都做了高官,每隔五天休假的日子就相聚在一起, 看热闹的人路旁挤得满满的。他们的服饰打
【出处】: 《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熹注:“子路之言, 非其本意, 但理屈词穷, 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故夫子不乐其非, 而特恶其佞也。” 【故事】: 子路做季氏的家臣, 叫子羔去做费邑的宰官。孔子曰:“你叫他去做官, 不是害了他吗?”子路说:费邑
【出处】: 《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故事】: 西汉时,北方的匈奴从汉高祖刘邦起,就挑起战争,侵扰边境,到汉哀帝的二百来年中,这个祸患一直没有根除。公元前三年,匈奴单于上书汉哀帝,表示愿意朝见,大臣们都不主张匈奴来朝,而
【出处】: 《尚书·秦誓中》:“受有亿兆夷人, 离心离德。” 【故事】: 殷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的君主。顺乎民心,周武王起兵讨伐。军队从孟津渡过黄河, 直逼殷朝的国都朝歌。为了鼓励士气, 周武王在朝歌城南的牧野地方, 举行了进军的誓师大会。会上, 武王
【出处】: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怒王孙不游。” 【故事】: 孔稚珪是一个风韵清雅、好文咏、不乐世务的人,当他知道隐于钟山后又应诏出来做官的周彦伦,要去就任海盐
【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 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 而诸部校尉以下, 才能不及中人, 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 而广不为后人, 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 何也? 岂吾相不当侯邪? 且固命也? ’” 【故事】: 李广是汉代
【出处】: 汉·贾山《至言》:“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 【故事】: 汉文帝时,贾山借秦朝的事为喻写了《至言》,向汉文帝进谏。他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他要求广开言路的道理。他认为如能广开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故事】: 秦国派大将攻伐韩国,野王一被占领,上党这个地方就孤立了。上党的地方官冯
【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妾发初复额, 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故事】: 《长干行》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丈夫远出经商去了, 久久不见回来,因而对丈夫十分怀念。诗以商妇自述的口吻, 道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出处】: 《尚书·金滕》:“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两个故事。周公辅佐他的哥哥周武王灭了殷纣。武王生病,周公十分焦急,他写了一篇祷文
【出处】: “《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宋·鲍照《咏史》:“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故事】: 这是叙写丰年收获时的景象。收获了, 大家喜笑颜开, 紧张地劳动着, 多热闹啊! 收割以后,田里堆得密
【出处】: 《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当今之务, 宜君臣上下, 并用筹策, 计较府库, 量入为出。” 【故事】: 卫觊曾任曹操的属官, 后升任尚书郎。魏明帝登位, 卫觊被封为乡侯。明帝是个十分奢侈、暴虐的君主, 他不但大兴土木, 广造宫室, 而且酷爱养鹿, 霸
【出处】: 唐·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故事】: 诗中叙写了这样的一件事:诗人住在青翠苍绿的山上,有一个人问他:你住在这里有什么意思呢?诗人笑而不答,心里却是说,你看这里是别有天地啊!桃
【出处】: 元·李行道《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惠的, 倒说我两面三刀, 我搬调你甚的来?” 【故事】: 这个剧本写了这样一个故事:马均卿妻子和赵令史同谋, 诬告马妾张海棠害死丈夫,并强夺张海棠的儿子。后经包拯查明真相,将儿子
【出处】: 《论语·述而》:“子路曰: ‘子行三军, 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词由, 有一次, 孔子赞美颜渊说:“天下用我, 我就把正理实行出来, 不用呢, 就把正理藏在心头了。能这样做的, 只有我和
【出处】: 《三国志·魏书·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节不挠, 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 【故事】: 公元263年,魏元帝曹奂命大将邓艾、钟会率数十万大军伐蜀,不多久蜀主刘禅投降。钟会有心叛魏,但怕邓艾牵制,便密告邓艾谋反,擒住邓艾。这时司马昭
【出处】: 《史记·刺客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故事】: 战国末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多九公说:‘他以腐臭之物,如数给仆婢尽量饱食,倒也罢了;不但忍饥不能吃饱,并且三次、四次之粪,还令吃而再吃,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故事】: 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周游各国
【出处】: 唐·杜甫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老夫平生好奇古, 对此兴与精灵聚。已知仙客意相亲, 更觉良工心独苦。” 【故事】: 诗人叙述的是这样一件事:乾元元年的一天清晨, 玄都观的李尊师来访。诗人正在梳头, 一听说李道士, 就急忙上前迎客, 把他请进
【出处】: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很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兮,不可以托些。” 【故事】: 楚怀王作为人质死在秦国了, 流放在江南的屈原, 听到这个消息极为哀痛, 于是就采用招魂的形式, 表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他思众人没眼色、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就这样利害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着?自己又仗着是邢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待,何况别人。” 【故事】:
【出处】: 《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愿陛下亟反宫,思与民共忧乐。” 【故事】: 汉元帝喜欢打猎。有一次,御史大夫薛广德陪同, 元帝忘乎所以,一连玩了好几天,还不想停止。薛广德心中十分焦急, 便上书皇帝,恳求元帝迅速回宫,处理朝政。上
【出处】: 《南史·胡谐之传》:“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柏年:‘卿州复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故事】: 南朝宋代有个范柏年,他在梁州做官时,有一次因事去谒见宋明帝刘彧。在闲谈之间,谈到了广州的贪泉。明帝问范柏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