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君子曰:‘石碏纯臣也, 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 其是之谓乎。” 【故事】: 春秋时期, 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 与贵族的一个公子叫州吁 (xu) 的合谋杀掉了国君卫桓公, 州吁就自立为王, 石厚被封为上大夫。石碏了解到自己的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九:“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故事】: 这是佛教的用语。传说佛教的开山祖师释迦牟尼,是个以慈悲为怀的人。他身体力行,积德行善,宣传佛教的宗旨,劝导人们改恶从善,这样
【出处】: 隋·王通《文中子·事君》:“芮城府君起家为御史, 将行谓文中子曰:‘何以赠我?’子曰:‘清而无介,直而无执。’曰何以加乎?’子曰:‘太和为之表, 至心为之内。行之以恭, 守之以道。’退而谓董常曰:‘大厦将倾, 非一木所支也。’” 【故事】: 隋朝
【出处】: 《汉书·黥布传》:“上方踞床洗,召布入见,布甚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帐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故事】: 秦朝末年,有个叫黥布(即英布)的在推翻秦统治的斗争中屡立战功,被项羽封为九江王。不久,黥布与项羽有了矛盾,汉王刘邦趁
【出处】: 《孔丛子·公孙龙》:“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 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似?” 【故事】: 战国时, 齐国齐湣王很喜欢结交士人 (即知识分子) 。有一天, 他对名家严文说:“我很喜欢士人, 可齐国缺少这种人, 这是为什么?”尹文说:“大王所说的士人, 究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冯异,字公孙, 为人谦退不伐。诸将并坐论功, 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故事】: 东汉初年, 颍川父城 (今河宝丰东) 人冯异, 为人谦让, 不与人争高下。他帮助汉光武帝刘秀争天子, 每次争战后, 众将就多并坐一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引《西清诗话》 :“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禈(Kun),背山起楼,烧琴煮鹤,花间喝道,看花泪下。” 【故事】: 唐代名诗人李商隐(即李义山)在《杂纂》这本书里,评论
【出处】: 《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 犹河汉而无极也, 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故事】: 故事说的还是那个楚国人、当时出名的狂人陆接舆(见“大而无当”)。他不仅爱夸夸其谈, 而且还发表过不少非常偏激的言论。庄子说: 如果将这些言论同当时的实际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故事】: 汉武帝时,李陵因友军不予援救,战败后被迫投降了匈奴。当时的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被武帝处以宫刑。从此,司马迁对统治者的凶残有了一定的认识。他在给任少卿的信里发泄了心
【出处】: 唐·韩愈《读荀子》:“孟氏,醇采醇者也。荀与扬, 大醇而小疵。” 【故事】: 战国时的荀卿和孟轲, 东汉时的扬雄,都是有名的儒家。荀卿对我国经籍的流传, 有过很大的功绩。可是载他的言论的《荀子》直到唐中叶以后, 杨僦才为它作注。韩愈对《荀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远远望见旗幡蔽日,刀剑如麻,前面都是带甲马军, 后面尽是擎枪兵将, 大刀阔斧, 杀奔白龙庙路上来。” 【故事】: 梁山泊头领晁盖带领人马把宋江从法场上劫出之后, 二十九个好汉一起来到白龙庙聚会。这时,一个小喽罗
【出处】: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吕氏春秋·去私》:“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故事】: 晋平公在位时,南阳地方缺了个长官,便征求大夫祁黄羊的意见,祁黄羊推荐了仇人解孤。晋平公很惊
【出处】: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曰:‘今若破敌, 珍宝万倍, 大功可成; 如为所败, 首领无余, 何财物之有!’众乃从。” 【故事】: 公元二十三年二月, 讨伐纂夺汉王朝政权的王莽的汉军拥立刘玄为皇帝, 任命刘秀 (即后来的光武帝) 为太常偏将军。三月间,
【出处】: 《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狂士名叫陆接舆,曾经向肩吾讲了一个故事:在遥远的北海里有一座仙山,山上住着神仙。他们不吃五谷,只吸风
【出处】: 《后汉书·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 【故事】: 东汉有个文人叫边韶,字孝先。他体肥腹大,行动迟钝。他要求学生勤学苦读,可自己懒洋洋的大白天也常常躺着,总闭着眼。有几个学生对他很有意见,编了一首歌谣
【出处】: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故事】: 公元232年,三国中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派人联络吴国,说要与吴王孙权结盟,同时带来大批名贵礼物。孙权见了,十分高兴,立即封公孙渊为燕王,并回赠公孙渊许多金银财宝和一万人马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老人家说:‘你一到京打听人家,象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故事】: 清代河南按擦使贾筱芝的儿子贾润孙,私造了一封周中堂的假信,骗过了河台的眼睛,当上了河工下游的总办。经过这一趟差使,贾润孙
【出处】: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 大放厥词,” 【故事】: 唐朝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他写的散文峭拔矫健, 说理透辟; 他的山水游记精雕细刻,使人百读不厌。公元八一九年, 柳宗元病死在柳州, 他的好友韩愈为了寄托自己对柳宗元的哀思, 特
【出处】: “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故事】: 公元前七十四年,汉昭帝去世。他无子续位,辅政的大司马霍光以皇太后的诏书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位。谁知刘贺即位后,贪色淫乱,十分昏庸。霍光忧心如焚,便私下征求好友、大司马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 过沛, 留。置酒沛宫, 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 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 教之歌。酒酣, 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故事】: 有一次, 汉高祖刘邦率领军队追逐九
【出处】: 《庄子·秋水》:“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故事】: 古时候, 有一次秋水暴涨,许多小河里的水汇聚到黄河里来,黄河顿时变得特别宽阔,一片汪洋,连对岸牧放的牛马都看不见了。这时,黄河之神河伯,沾沾自喜地以为他是最美高贵最得意的人了。他顺流而
【出处】: 《后汉书·边让传》:“此言大器之于小用, 固有所不宜也。” 【故事】: 东汉末年, 陈留 (今属河南省) 有个叫边让的,从小能言善辩,颇有才华。他写的辞赋,词藻华丽,有人说他具有司马相如的才气。当时的大将军知道了边让有才名, 想请他来辅佐自己,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 “《书》曰:‘汤一征, 自葛始, 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 奚为后我?’民望之, 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故事】: 战国时候, 有一次, 齐国攻取了燕国, 许多诸侯准备联合起来对付齐国, 救助燕国。齐宣王为
【出处】: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吴黄龙中,吴郡海盐有陆东,妻朱氏,亦有容止,夫妻相重,寸步不离,时人号为比肩人。” 【故事】: 在三国时期吴国的黄龙年间,吴郡海盐地方,有一对好夫妻。男的姓陆名东,女的姓朱,生得虽不能说是绝色美人,但也有点娇艳动人
【出处】: 《庄子·齐物论》: “六合之外, 圣人存而不论; 六合之内, 圣人论而不议; 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故事】: 有一次, 子綦对子游说:“你听到我叹息, 是听到人籁即人的声音了,但你还没有听到过地籁、天籁吧?”子游就问他关于天籁的情况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二年》: “雨雪, 王皮冠, 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 仆析父从。” 【故事】: 公元前530年, 楚平王到州米这个地方打猎去,接着又到颖尾这个地方打猎。这两个地方都靠近吴国。楚平王早有野心, 想吞并吴国。这次打猎,实际上是向吴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