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 未可与争, 虽晋之疆, 能违天乎? 谚曰: 高下在心, 川泽纳污, 山薮藏疾, 瑾瑜匿瑕, 国君含垢, 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故事】: 公元前595年, 楚国攻打宋
【出处】: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其伤实多。子之爱人, 伤之而已, 其谁敢求爱于子?’” 【故事】: 公元前542年, 郑国的大夫子皮要派尹何去担任采邑长官, 子产说: “他还年轻,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故事】: 公元1082年7月16日,苏轼和客人驾着小船到赤壁游览。面对微风、明月,一边喝酒,
【出处】: 《新唐书·杜甫传赞》:“唐诗人杜甫浑涵汪茫, 千汇万状, 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 甫乃厌余, 残膏剩馥, 沾丐后人多矣。” 【故事】: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 他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 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他的诗, 后
【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故事】: 春秋时期,有两个很小的诸侯国,一个叫息国,一个叫郑国。公元712年,力量弱小的息国竟盲目发动战争,进攻比自己强大的郑国,结果大败
【出处】: 宋·欧阳修《欧阳文公集·与司谏书》: “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 出入朝中称谏官, 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故事】: 北宋时,有个大臣叫范仲淹,是一个颇有才气的政治家。由于他上书针贬时政, 指责宰相昌夷简根据个人的好恶任用官吏, 被
【出处】: 《后汉书·逸民列传·向长传》:“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 【故事】: 东汉初年,有个名叫向长的人,字子平。他虽家境贫寒,但志向高洁,不同凡俗。他对《老子》和《周易》比较精通,也有点小才能,但隐居不愿出来做官。王莽的大司空
【出处】: 《论语·述而》: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故事】: 孔子在齐国的时候,有一天,他感到心情烦闷, 便到郊外散步。忽听到一阵悦耳的音乐,随风传来。孔子循声走去, 只见一个老人, 正在树林边演奏《韶》乐。那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知否乎?’” 【故事】: 有一天、孟子打算去拜见齐王,齐王派人告诉孟子说:今天得了感冒,不能见了,明天来好不好?孟子听了很生气,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则受璧, 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 置之地, 拔剑撞而破之, 曰:‘唉!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 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故事】: 刘邦得知自己称王关中的计谋已经败露, 项王十分震怒, 为了摆脱困境, 便听从张
【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习刁谷风, 以阴以雨。勉同心, 不宜有怒。采葑采菲, 无以下体。德音莫违, 及尔同死。” 【故事】: 这首诗叙写了一个被丈夫遗弃的女子, 诉说丈夫不是的故事。东周时的卫国, 国俗伤败。淫于新婚, 弃其旧室, 成了一种社会风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故事】: 春秋时,孟子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可总没有一国君主用他。后来,孟子听说梁惠王前两年被齐、秦、楚三国打败,想求贤士帮
【出处】: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酉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个大臣叫诸葛恪,字元逊,年轻时便很有才名,受到孙权赏识,公元246年春,被拜为大将军。公元251年冬,孙权在祭祀回来的路上突然中风,自知不久于
【出处】: 《汉书·谷永传》:“陛下秉至圣之纯德,惧天地之戒异,饬身修政,纳问公卿,又下明诏,帅举直言,燕见绎,以求咎愆,使臣等得造明朝,承圣问。臣材朽学浅,不通政事。” 【故事】: 谷永在汉元帝建昭年问,因才学高而被御史大夫荐为太常丞。汉成帝即位的第三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可激劝士卒, 拔寨前进,步步为营, 诱渊来战而擒之: 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故事】: 刘备统率大军前去攻取汉中,曹操得到报急, 亲率四十万大军抵敌。在定军山, 夏侯渊设计生俘了黄忠部下的牙将陈式, 还俘
【出处】: 三国·蜀汉·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故事】: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幼时,随叔父诸葛玄避乱荆州,在隆中过了十多年的“躬耕”隐居生活。公元二○七年,刘备“三顾茅庐”登门求教。诸葛
【出处】: 《诗经·郑风·溱洧》:”漛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故事】: 这是一个女子向男子求爱的故事。春秋时的郑国,有这样一个风俗:每年三月上己之辰,采集
【出处】: 《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敦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朱熹注:“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 【故事】: 有一天,子贡来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这两个人比起来,那一个好些呢?”孔
【出处】: 《太平广记》三四四: 唐·李隐《潇湘录·呼延冀》:“君不以妾不可奉蘋蘩, 遽以礼娶妾, 妾既与君匹偶, 诸邻皆谓之才子佳人。每念花间同步, 月下相对, 红楼戏谑,锦闱言誓。” 【故事】: 呼延冀被授为忠州司户, 和妻子一同去赴任。在路上遇着了强盗
【出处】: 《韩非子·说林上》:“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 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 【故事】: 相传古时有人把长生不死的药献给荆王。门官拿进去的时候,一个守门的卫士问:“这种药可以吃吗?”门官说:“可以吃。”卫士
【出处】: 《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无术, 暗于大理。” 【故事】: 西汉时期, 有一位大将军名叫霍光, 他是汉武帝的名将霍去病的弟弟, 很受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死后,霍光辅佐八岁的刘弗陵(即汉昭帝) 继位, 昭帝死后, 他又拥立宣帝刘询。霍光对汉朝一直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故事】: 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高兴地接见了他。交谈时,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尽心尽力治理国家,百姓遭灾,我总是千方百计地设法救济。……在我的邻国中,没有一个君主能象我这样关心百姓。可是尽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 客试使驱来氃氋, 而不肯舞。” 【故事】: 西晋有个大臣,名叫羊祜,字叔子。他曾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 出镇襄阳。在镇十年,他屡次上疏请求出兵灭吴, 都未能实现。羊祜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也,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以救矣。’” 【故事】: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兵攻打赵国,在长平一带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故事】: 孟子游说诸侯各国,主要是为了宣扬自己以仁政治理天下的主张,而不是为了谋求私利,因而他一般要等诸侯邀请他才去。他的学生陈代对此有些想不通。孟子开导他说:“过去齐景公打猎
【出处】: 《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