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诗经·大雅·凫鹥》小序:“太平之君子, 能持盈守成。” 【故事】: 《凫鹥》写了周代祭祀的事,以歌颂能“守成”, 能使天下太平。诗篇是这样描叙的: 用一个活人充扮成所祭的鬼神, 摆上了酒菜, 酒是清的, 菜是香的。鬼神犹如实实在在地在面前,能
【出处】: 唐·骆宾王 《为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暗呜则山岳崩颓, 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致敌, 何敌不摧; 以此图功, 何功不克。” 【故事】: 唐高宗死后, 中宗继位, 武则天以中宗年幼为理由, 临朝为政。到第二年, 武则天又废掉中宗, 立睿宗; 过了几年又废
【出处】: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故事】: 有一次, 孟子和齐宣王谈论君臣之间应有怎样的关系, 由此而谈到一般正直的人, 应有什么样的态度, 他说:“所谓大人, 就是通达事理的人, 和一般人相比, 并没有奇特的地方, 但
【出处】: 晋·谢灵运《登池上楼》:“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故事】: 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时,生了一场大
【出处】: 《楚辞·九章·惜诵》:“惩于羹而吹齑兮, 何不变此志也?欲释阶而登天兮, 犹有曩之态也。” 词由。屈原因遭谗而被放逐之后,仍不丢其爱国忠君之心, 写了一系列诗篇来抨击贵族集团, 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惜诵》追念过去坚持进步的政治主张而遭到打
【出处】: 《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 非忠也; 乘人之危, 非仁也。” 【故事】: 东汉时的盖勋, 为人正直,当汉阳郡的长史时, 碰上了这么一件事:盖勋的朋友梁鹄任凉州刺史,管辖着武威、汉阳等好几个郡。武威太守横行霸道, 因为他有贵戚作靠山, 一般人都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居山阴, 夜大雪, 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 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 即便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 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李愬言于李祐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愬然之。” 【故事】: 公元816年,唐宪宗派李前去讨伐蔡州之乱。当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盘据蔡州,不但为非作歹,而且为谋不轨;唐王朝管
【出处】: 晋·藩岳《秋兴赋》:“仆, 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 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 匪遑底宁。譬如池鱼笼鸟, 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 慨然而赋。” 【故事】: 晋代的藩岳,既是一个才子,也是一个美男子, 可说
【出处】: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痴人说梦梦中说梦》:“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问, 其迹甚异。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 ‘姓何。’又问:‘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邕作碑, 不晓其言, 乃出传曰:‘大师姓何, 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
【出处】: 《汉书·尹翁归传》:“收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及出行县,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故事】: 这是说的尹翁归治理东海的事。东海所属,社会不宁,可说是坏人当道。各县也自行其事,郡府也管不着。尹翁归被任为
【出处】: 《汉书·王莽传》:“莽为人侈口蹷顄, 露眼赤精, 大声而嘶。长七尺五寸, 好厚履高冠,以氂装衣,反膺高视, 瞰临左右。是时有用方技待诏黄门者, 或问以莽形貌, 待诏曰: ‘莽所谓鸱目虎吻豺狼之声也, 故能食人, 亦当为人所食。’” 【故事】: 班固为
【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四:“王沂公曾青州发解,及南省程试,皆为首冠。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着不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平子每岁贾马,具从者之衣屦而归之于乾侯。公执归马者卖之,乃不归马。卫侯来献其乘马日启服, 堑而死。公将为之椟。” 【故事】: 平子每年都要到乾侯这个地方来买马, 买了马后, 把跟随而来的人的衣服、鞋子都留了下来。
【出处】: 《宋史·杨时传》:“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故事】: 宋朝的杨时拜程颢、程颐为师的故事,是感人至深的。他先拜程颢为师。他考中了进士,但不去做官,而到河南颍昌去求
【出处】: 《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故事】: 公元前606年,楚国出兵侵犯郑国,到了雒这个地方,就把军队驻扎在东周王朝的边境上。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王就问他关于鼎的情况,大小如何
【出处】: 《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 而毖后患, 莫予荓峰, 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 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 予又集于蓼。” 【故事】: 相传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 就由他的叔父周公旦辅佐, 代行政事。成王的另外两个叔父管叔鲜、蔡叔度便制
【出处】: 《左传·成公十四年》:“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舍族,尊夫人也。故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故事】: 公元前577年, 鲁成公派叔孙侨如到齐国去, 把嫁给鲁成公的齐国国君
【出处】: 《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 破万里浪。’” 【故事】: 南朝刘宋时有个人名叫宗悫,从小就胸怀大志。有一次,他的叔父宗叔问他将来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慨然地回答:“一定冲破万里浪涛的困难险阻,顺着社会的潮流,
【出处】: 《汉书·食货志上》:“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嬴,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民之苦,有仟伯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出处】: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恶。小人反是。’” 【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请教孔子:应该怎么样从政。孔子回答说:做一件事要做到底,不能有厌烦的情绪;做的要和自己说的一样。又说:“作为一个君子,他总是成全人家做的好事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 “前到朝廷,上引见数十,……且开心见诚,无所词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故事】: 马援是东汉初年的名将, 起先他在隗嚣手下为将。当时, 隗嚣和刘秀、公孙述成鼎足之势。隗嚣派马援到刘秀那里去, 刘秀热情地接待了他。
【出处】: 《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六引《风俗通》:“由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 【故事】: 有一个人叫池仲鱼,居住在宋国都城城门旁边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予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故事】: 有一天,齐景公问晏子说:“要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故事】: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诸郡,蜀汉政权得到了巩固后,于是就准备北伐,和曹魏决一雌雄。临行前写了《前出师表》,要刘禅尊贤远佞;
【出处】: 唐·徐坚《初学记·鳞介部》:“黄尚为司徒,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温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故事】: 这是说的后汉时的事。桓叔元在汉顺帝接位后拜为太傅,永和中为太尉。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黄尚。黄尚任司徒,司徒是三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