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明·吴承恩 《西游记》 第五十六回:“三藏见他这般凶恶, 只得走起来, 合掌当胸道:‘大王, 贫僧是东土唐王差往西天取经者。自别了长安, 年深日久, 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 【故事】: 唐僧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 唐僧师徒三人离了琵琶洞, 来
【出处】: 唐·杜牧《李贺诗序》:“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故事】: 杜牧很是赞许李贺的诗篇,他在《李贺诗序》中这样来说明李贺的诗意境虚幻、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特点的: 象鲸鱼张开了大嘴, 象鳖猛跳起来这样的奇特惊人, 象牛头鬼
【出处】: 《吕氏春秋·应言》:“白圭谓魏王曰:‘市丘之鼎以烹鸡,多洎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则焦而不熟。’” 【故事】: 战国时代,国势的强弱与用人是否得当,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白圭在担任魏国的宰相时,劝魏王要善于使用人才,不要大材小用。他打个比方说
【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景皓云:‘岂得弃本宗, 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 不能瓦全。’” 【故事】: 公元550年东魏的丞相高洋, 夺了孝静帝元善见的皇位, 建立了北齐。那年天空出现日食,高洋疑神疑鬼, 他怕象王莽夺了刘家王朝又被刘氏除掉一样, 就
【出处】: 《东观汉记·隗嚣载记》:“嚣将王元说嚣曰:‘……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取西河,东收三辅,案秦旧迹,表里山河。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故事】: 隗嚣也是西汉末年讨伐王莽纂汉的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他的根据地是陇西,
【出处】: 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何则? 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 独观乎昭旷之道也。今人主沉谄谀之辞,牵于帷裳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 【故事】: 梁孝王打算刺杀大臣爱盎,邹阳极力劝阻。公孙诡乘机在梁孝王面前说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王问: ‘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故事】: 晋朝有个古怪的法令,夜晚行走就是犯禁。王安期任
【出处】: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 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 何以异于牛后乎?” 【故事】: 战国时, 七国争雄, 其中秦国的势力较大, 态度也较强横, 而韩国则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韩国国君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 准备接受
【出处】: 唐·韩愈《五箴·言箴》:“不知言之人,乌可与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传。幕中之辩,人反以汝为叛;台中之评,人反以汝为倾。汝不惩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 【故事】: 韩愈秉性正直,不善逢迎,看到朝政有弊端,便上书进谏,这就引起唐帝王的不满,因而
【出处】: 《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 而能济众, 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故事】: 有一次, 子贡问孔子:“假如有这样一个人, 既能广
【出处】: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冷人也。’” 【故事】: 楚国的大夫钟仪,在公元前584年楚伐郑时,被俘后拘留在晋。两年后晋伐郑
【出处】: 汉·贾谊 《过秦论》: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 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入荒之心。” 【故事】: 这是说的秦孝公如何使秦国强大起来的故事。秦本是一个弱小的诸侯国, 到了秦孝公, 他充分发挥自己
【出处】: 《战国策·魏策》:“今日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
【出处】: 《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扬。” 【故事】: 周朝时,对诸侯各国的压榨极为严重,苦于劳役,穷于赋税。朝廷的贵戚吃得好、穿得好,可诸侯各国呢,天冷了,人们还穿着麻织
【出处】: 《旧唐书·李元纮传》:“初为泾州司兵, 累迁雍州司户, 时太平公主与僧争碾硙……元纮遂断还僧寺。窦怀贞为雍州长史, 大惧太平势, 促令元纮改断, 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或可改移, 此判终无摇动。’” 词由, 唐代的李元纮, 是个不畏权贵的人, 在雍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赵良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 【故事】: 商鞅在秦国为相有十年了,秦氏之中自然就有不少怨恨的。这时,秦国的有贤名的隐士赵良,通过孟兰皋的介绍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他扯住太宗,再三嚷闹不放。太宗箝口难言,只挣得汗流遍体。正在那难分难解之时,只见正南上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 【故事】: 唐太宗和魏征正在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宏量。” 【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纷乱。原先住在琅邪的诸葛三兄弟,也就流徙到了南阳。刘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 有英才, 与季方子孝先, 各论其父功德, 争之不能决, 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 季方难为弟。’” 【故事】: 陈元方的儿子长文和陈季方的儿子孝先, 都说自己的父亲品行好, 功德高, 争来
【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东平淳于棼, 吴楚游侠之士。……贞元七年九月, 因沉醉致疾。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 卧于堂东庑之下。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 余将 马濯足, 俟子小愈而去。’生解巾就枕, 昏然忽忽, 仿佛若梦。……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
【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故事】: 孔子认为:君子的言行最主要的,是要笃实。他是这样阐述的:我们要发一个议论,那是很容易的,但要照着发的议论去做,那就不是容易的了。古时的君子为我们作出了样子:在发言的时候,要小
【出处】: 《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艺文类聚》九七引《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 学而不倦,家贫, 不常得油, 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 以夜继日焉。” 【故事】: 晋代人车胤,
【出处】: 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故事】: 柳宗元说的周宣王的故事是这样的:周宣王是周厉王的儿子,名靖,公元前828年即位。周朝到厉王已衰落了,他即位后,下决心要恢复周王朝初期那种强盛情
【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丝娶妇》:“唐郭元振少时美丰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元振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匹,事不可仓卒,更待视之。’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于幔前,使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 又心怀思欲东归, 曰:‘富贵不归故乡, 如衣绣夜行, 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果然!’项王闻之, 烹说者。” 【故事】: 项羽率军占据咸阳后, 杀了秦王子婴, 把宫中珍宝财物抢劫一空,
【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 “少治《春秋》, 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 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 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 其精如此。” 【故事】: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学者,他创立了一套新的儒学体系, 成了儒家学派的大师。董仲舒在年轻时就致力于《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