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史记·汲郑列传》:“黯伉厉守高不能屈, 忿然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 侧目而视矣。’” 【故事】: 张汤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汉武帝宠信他,拜他为廷尉、御史大夫, 可汲黯却常常在汉武帝面前向张汤责难。有
【出处】: 战国·楚·屈原《卜居》:“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 【故事】: 屈原被流放了,思想上总有一个问题想不通:自己竭智尽忠,报效国家,可结果是
【出处】: 《汉书·灌夫传》:“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势力在己之右,欲必陵之;士在己左,愈贫贱,尤益礼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故事】: 灌夫是汉武帝的功臣,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立了大功。灌夫为人刚直,有侠气,常在喝酒
【出处】: 《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 喘喘然将死, 其妻子环而哭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 又将奚以汝为, 将奚以汝适? 以汝为鼠肝乎? 以汝为虫臂乎?” 【故事】: 春秋时,有几个古怪的人相为而友,这就是:子犁、子祀
【出处】: 《汉书·杜延年传》:“延年论议持平, 合和朝廷, 皆此类也。” 【故事】: 这是说的汉代杜延年的事。汉昭帝时, 大将军霍光主持朝政,杜延年是霍光的得力助手。两人配合得很好, 霍光持刑罚严, 延年辅之以宽。有这么一件事: 桑弘羊与燕王谋叛事发, 他
【出处】: 宋·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 皆文忠公冲口而出, 纵乎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故事】: 这里讲的是宋代欧阳修如何写文章的事。欧阳修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文章,学习韩愈,柳宗元, 力求做到文从字顺, 明白晓畅,反对在形式上追求
【出处】: 唐·李复言《续幽怪录》:“韦固少未娶,旅次宋城,遇老人倚囊而坐,向月检书。固问之,答曰:‘此幽明之书。’固曰: ‘然则君何主?’曰:‘主天下之婚姻耳。’固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以系夫妇之足,虽仇敌之家,贫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
【出处】: 《孟子·万章下》:“曰:‘今之诸侯, 取之于民也, 犹御也。苟善其礼际矣, 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曰:‘子以为有王者作, 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 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 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故事】: 有一次,孟子
【出处】: 《庄子·养生主》:“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故事】: 庖丁解牛的故事是:庖牛的解牛技术极为高明,不但解得快,而且解牛的刀用了十九年还
【出处】: 晋·谢灵运《登池上楼》:“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故事】: 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时,生了一场大
【出处】: 《诗经·邶风·旄丘》:“狐裘蒙戎, 匪车不东; 叔兮伯兮,靡所与同。琐兮尾兮, 流离子之; 叔兮伯兮, 裒如充耳。” 【故事】: 东周时候, 狄人入侵黎国,把黎国的君臣都驱逐了出来, 暂时寄住在卫国。卫国和黎国是同宗,黎国希望能得到卫国的帮助, 驱逐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李愬言于李祐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愬然之。” 【故事】: 公元816年,唐宪宗派李前去讨伐蔡州之乱。当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盘据蔡州,不但为非作歹,而且为谋不轨;唐王朝管
【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四:“王沂公曾青州发解,及南省程试,皆为首冠。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着不
【出处】: 《汉书·尹翁归传》:“收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及出行县,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故事】: 这是说的尹翁归治理东海的事。东海所属,社会不宁,可说是坏人当道。各县也自行其事,郡府也管不着。尹翁归被任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居山阴, 夜大雪, 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 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 即便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 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
【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然则足下之事齐也, 失所为矣。夫民劳而实费, 又无尺寸之功, 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故事】: 齐国攻打宋国, 宋国处在危急之中。这时在宋国的苏代写信给燕昭王, 劝他不要坐视不救。信中说:“齐国灭掉宋国, 那就使齐国
【出处】: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恶。小人反是。’” 【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请教孔子:应该怎么样从政。孔子回答说:做一件事要做到底,不能有厌烦的情绪;做的要和自己说的一样。又说:“作为一个君子,他总是成全人家做的好事
【出处】: 《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 破万里浪。’” 【故事】: 南朝刘宋时有个人名叫宗悫,从小就胸怀大志。有一次,他的叔父宗叔问他将来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慨然地回答:“一定冲破万里浪涛的困难险阻,顺着社会的潮流,
【出处】: 《宋史·杨时传》:“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故事】: 宋朝的杨时拜程颢、程颐为师的故事,是感人至深的。他先拜程颢为师。他考中了进士,但不去做官,而到河南颍昌去求
【出处】: 《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六引《风俗通》:“由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 【故事】: 有一个人叫池仲鱼,居住在宋国都城城门旁边
【出处】: 唐·徐坚《初学记·鳞介部》:“黄尚为司徒,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温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故事】: 这是说的后汉时的事。桓叔元在汉顺帝接位后拜为太傅,永和中为太尉。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黄尚。黄尚任司徒,司徒是三大公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 “前到朝廷,上引见数十,……且开心见诚,无所词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故事】: 马援是东汉初年的名将, 起先他在隗嚣手下为将。当时, 隗嚣和刘秀、公孙述成鼎足之势。隗嚣派马援到刘秀那里去, 刘秀热情地接待了他。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平子每岁贾马,具从者之衣屦而归之于乾侯。公执归马者卖之,乃不归马。卫侯来献其乘马日启服, 堑而死。公将为之椟。” 【故事】: 平子每年都要到乾侯这个地方来买马, 买了马后, 把跟随而来的人的衣服、鞋子都留了下来。
【出处】: 《南史·谢朓传》:“朓好奖人才。会稽孔粗有才笔, 未为时知, 孔珪尝令草让表以示朓。朓嗟吟良久, ……谓孔珪曰:‘士子声名未立, 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 【故事】: 南北朝时期, 南齐有个叫谢朓的人, 善于写五言诗, 文笔清丽, 在当时文坛上
【出处】: 南朝·梁·吴均 《续齐谐记·重阳登高》:“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 宜急去, 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 齐家登山。夕还, 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 曰:‘此可以代矣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怨焉。’” 【故事】: 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