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您整理出来关于子曰合集内容,如果觉得还不错,请帮忙转发推荐。
【出处】: 《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故事】: 春秋时的阳货是季氏的权臣。有一天, 阳货问孔子说:“为何世上有的人慈善, 而有的人凶狠呢?”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从娘胎里出来, 天性原……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 【故事】: 春秋时代,齐国有个晏婴,字平仲,又称敬仲,颖上(今属安徽)人。齐灵公时任国相,具有杰出的内政、外交能力。晏婴平易近人,善于结交朋友……
【出处】: 《论语·子路》:“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路,志向远大。他曾经当着老师和学生的面说过,如果让他治理一个有千乘兵车的国家,那么,只要化三年时间……
【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故事】: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在他所生活的春秋时代,他就是举世公认的杰出人才。当时的人们都说: 孔子的脑袋天生的聪……
【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与我老彭。’” 【出处】: 传说商朝有个姓彭的老头儿, 对古代的经书很有研究, 时常用浅易的语言把经书上所说的道理明白地解释给人听。有一次, 孔子对他……
【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邦有道, 危言危行; 邦无道, 危行言孙。’” 【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在议论为人的问题: 有的说, 做人就要敢于讲公正话, 做公正事; 有的说, 我最可恨那种人云亦云, 惯于谀美……
【出处】: 《论语·阳货》:“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欤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人名叫阳货,是季氏的权臣。孔子本不愿结识阳货,但因他是季氏的红人,……
【出处】: 《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故事】: 孔子看到有些人吃饱了饭,成天不干事,感到如此虚度年华,实在令人惋惜。有一次,在上课时,他对此大发感慨,说……
【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 其舜也欤?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故事】: 虞舜是古代的贤君。他当政时, 天下太平无事。有一次, 孔子对学生说:“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太平的君主……
【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故事】: 有一次, 有个学生问孔子:“君子碰到事情是怎样去做的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在世上做事, 没有一定要这样做的指导思……
【出处】: 《论语·微子》:“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欤。’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故事】: ……
【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 【故事】: 有一天,孔子发了感叹,说:“我是没有人知道的了。”子贡不理解,就问道……
【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故事】: 有一次,孔子勉……
【出处】: 《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 行不由径,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游做了武城的县官后, 孔子就问他:“你在那里遇着了好人没有……
【出处】: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故事】: 有一次, 孔子对他的学生讲开蒙学习的要求。他说: 小学生回到家里, 要孝顺父母, 出门外出,要尊……
【出处】: 《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故事】: 孔子勉励求学的人,要始终勤奋不停。为了说明这个意思,他打了这样一个比喻:世界上的人,以为五谷是容易熟的,其实不一定。这种……
【出处】: 《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 【故事】: 孔子有个学生叫宰予,有一天,白天就睡起觉来了。孔子看见他白天睡觉,就说:“霉烂的木头,不能在上面进行雕……
【出处】: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故事】: 孔子教导他的学生要有好学精神。人生在世,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学习,求学问。凡我不知道的,要……
【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故事】: 怎样当好一个教师呢? 孔子这样来谈他的切身体会: 遇到了一件事, 就静静地想一想,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好好地认识认识……
【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故事】: 一天,孔子大发感慨,说:“……
【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人聚集在一起闲聊,一聊就是一天。那些人说的话没有一句是讲的正经道理,专门耍小聪……
【出处】: 《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故事】: 有人问孔子:“聪明的人与仁爱的人, 其爱好、生性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孔子回答说:“聪明的人爱好水,仁德的人爱……
【出处】: 《论语·先进》:“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故事】: 有一天,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 一同坐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人各有志, 你们不肯……
【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名参。有一次,孔子叫着曾子的名字说:“参呀……
【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故事】: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经常与学生谈论教与学的问题。有一次,他对学生说:“教育他人明白道理,固然是碰到……
【出处】: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故事】: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集子之一。它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