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故事】:春秋时的阳货是季氏的权臣。有一天,阳货问孔子说:“为何世上有的人慈善,而有的人凶狠呢?”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从娘胎里出来,天性原本都是慈善的,只是后来受坏习气的侵蚀,才渐渐离那原有的慈善天性远了。”阳货又问:“那么,有没有不受社会习气影响的东西呢?”孔子说:“有。不受社会习气影响的,唯有那上等人是天生的聪明,而下等人是天生的愚笨。聪明的上等人,不会随社会习俗的变移而变得愚笨; 愚笨的下等人,也不会因为习俗的变移而变得聪明起来。”阳货听了很高兴,因为他自以为是高居于平民之上的上等人。
【意思】: 上等人聪明,下等人愚蠢。孔子认为人的聪明或愚蠢都是天生的,不可改变。
【古例】: 宋《二程全书·外书六》:“性相近对习相远而言,相近,犹相似也。上智下愚,才也; 性则皆善。自暴自弃,然后不可移,不然则可移。”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