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膝 躬:身体。低头,弯腰,下跪。形容献媚奉承,毫无骨气。描写性成语。常作谓语。 例 但后来的朝廷是如此之衰弱,如此之腐化,卑躬屈膝,没有骨气。(徐迟《边陲游记》)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姚雪垠《
城市是有历史的,城市是有性格的,城市也是有灵魂的。我可以想象出巴黎人在《蒙娜丽莎》丢失和失而复得的两个时刻的悲痛欲绝和欣喜若狂。(余杰《城市的灵魂》) 悲痛欲绝 绝:气绝。悲哀伤心到极点。常作谓语,亦作状语、定语。 例 消息传来,秋瑾悲痛欲绝,
背道而驰 背:逆着。驰:奔跑。朝着相反的道路奔跑。比喻行动的方向和目标相反。常作谓语,有时亦作定语、宾语等。 例 两人上了车,与苑霞的女伴们背道而驰,边走边谈。(刘富道《南湖月》三)道学先生于是乎从而禁之,虽然很像背道而驰,其实倒是心心相
结果,有真才实学的儒生士子往往名落孙山,胡诌乱扯的低能者倒榜上有名。(王法理《如此执法官》) 榜上无名 榜:揭示录取的名单。旧指科举考试未被录取,泛指被淘汰。常作独立的分句,亦作谓语等。 例 谢以铨在出发讲学之前对自己又一次“榜上无名”是一清二
半路出家 出家:离家去当僧、道或尼姑。原指和尚、尼姑、道士不是从小出家,而是年龄大了才出家。现多比喻中途改行不是本行出身。如果说别人,有轻视之意,说自己,有自谦意。常作宾语、定语,亦作主语。 例 八戒道:“好儿子!有些灵性!你怎么就晓得老爷是
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形容人没有口才,不善言辞。借代性成语。可作各类句子成分。 例 他不善于言词,在她面前就更笨嘴笨舌,常说些连自己也啼笑皆非的蠢话来。(顾汶光、顾朴光《天国恨》第一卷第二十六章)冯永祥在平时是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
北面称臣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君则面向北行礼。面朝北向君主称臣。谓臣服于人。常作谓语、定语。 例 狼狈,不想道请行成,北面称臣不许。(元·杨维桢《双调夜行船·吴宫吊古》)越王勾践拒绝了吴王北面称臣的请求,吴王夫差被迫自杀,吴国灭亡。(石绍勋
暗无天日 天日:天空和太阳。谓极端黑暗,没有一线光明。多形容社会十分黑暗。常作定语,亦作谓语,作谓语时其主要作用是描写主语。 例 视角一变,诗人的灵魂就一绺烟似的化入兵马俑的躯壳,感受着暗无天日、窒闷难忍的地下艰难跋涉经历漫长岁月的寂寞滋味。
演出时,根据戏文内容的需要,演员既可以“从天而降”地从上层跳到下层,又能够“破土而出”地由下层钻到上层,效果十分形象逼真。(田力《颐和园史话》四) 拔地而起 拔:抽,拉出。突出地面由下向上升。多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常作谓语,亦
白璧微瑕 璧:古代一种圆形、扁平而中间有孔的玉器。瑕:玉上的杂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有一点斑痕。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微小的不足之处。比喻性成语。常作宾语和独立的分句。 例 然而这一切小毛病只是白璧微瑕而已。(茅盾《一九六〇年短篇小说漫评》)偶一
半生不熟 没有完全煮熟或成熟。比喻不熟习,不熟练。常作定语、状语,亦作谓语。 例 主题思想有一个发现、明确、深化的过程,这中间只要稍为松懈、马虎一点,就可能像烧饭一样停留在半生不熟的阶段。(复旦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研室《新闻采访写作》第三章)起
背井离乡 背:离开。井:上古之制,八家为井,指家乡。离别家乡,在外地生活。多发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常作谓语、定语。 例 新仇旧恨都未得报,而宋景诗竟毅然率领黑旗军背井离乡,远投千里以外的太平天国,这说明什么呢?(陈白尘《五十年集·关于〈宋景诗
悲不自胜 胜:能够承受。悲伤到自己不能承受的地步。形容悲痛之极。直陈性成语。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是年冬初,丽人无故,忽潸然泪下,悲不自胜。(明·李昌祺《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我悲不自胜,眼泪直流。(杨成武《忆长征》二十六) 亦作“悲
但是,即使如此,说“比翼双飞”也是不确切的。因为按胡、程二文所说,吕静姝已收到“录取通知”将赴北京深造,而王晓波呢,至今还不知为哪所学校录取,他俩同时进入“清华”以外的大学就读似乎已成定局。若此,那就不是“比翼双飞”而是“劳燕分飞”了。(乔
苏帅既不怕抛头露面,大驾亲临,老张怎能藏头露尾,贻笑大方?(顾汶光、顾朴光《天国恨》第二十七章) 藏头露尾 藏着头,却露出了尾。形容掩掩盖盖,怕露真相。常作谓语。 例 跟长辈说话,不准藏头露尾的!这是咱家的规矩!(赵大年《公主的女儿》一)况一挂
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野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如同野草一般,指当权者任意残杀人民。比喻性成语。语本《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一声“审查”,就可以如狼似虎,穷凶极恶,草菅人命,行同匪特,这样的人究竟是
我们文艺发展的方向当然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花独放,更不是无花开放。(巴金《探索集·灌输和宣传》) 百花齐放 各种鲜花一齐开放。比喻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或形容文艺界等的繁荣景象。常作谓语、定语,有时亦作主语、宾语。 例 春光
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阴暗失去光彩。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常作谓语,有时亦作定语、补语等。 例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坛三杰之一的达·芬奇的那幅著名的《最后的晚餐》,就是这些画里面的一幅,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秦牧
百折不挠 折:挫折、困难。挠:弯曲,屈服。无论受到多少困难挫折,都不屈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刚毅。常作谓语,亦作定语、状语。 例 古今中外,总有一些人天不怕地不怕,他们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作出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业绩来。(艾立国《人生能有几次搏·
百年大计 大计:长远、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常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例 有的同志说,基本建设是百年大计,标准高一点,架子搞大一点,对长远发展有利。(景平《压缩“空气”,保证经济稳定发展》)他一生的学术活动和教育实践都与
昂首挺胸 昂起头,挺起胸脯。形容精神抖擞、意志高昂,亦形容态度傲慢、神气十足。常作谓语、状语,亦作定语。 例 这天傍晚,我就端着这种不无炫耀的姿态,扛着铁锹,昂首挺胸地走在队列前面。(张贤亮《土牢情话》第五章)她在不断斜眼看我:我呢,昂首挺胸
北大的改革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它的最成功之处,就是把一个封建习气严重、万马齐喑的旧式学堂,转变成为百家争鸣、学术空气浓、欣欣向荣的高等学府。(胡国枢《从万马齐喑到百家争鸣——记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 百家争鸣 百家:指学术上的各种
残兵败将 战败后残余的兵将,亦比喻失势或落魄的人物。常作宾语,亦作主语、定语。 例 一九四九年六月中旬,当我军不断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的时候,盘踞在陕西东部的国民党关中保安旅旅长韩子佩带着几百名残兵败将,逃到华山,妄图凭借华山天险作垂
才高八斗 语本《南史·谢灵运传》:“灵运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比喻人极有才华,学识丰富。常作谓语,亦作定语。常与“学富五车”连用。 例 摇头晃脑,强不知以为知,仿佛一经“造反”,也就变得“才高八斗
沧海横流 沧:(水)青绿色。沧海:指大海(因水深而呈青绿色)。海水泛滥,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语出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俱碎。”常作定语,亦作宾语、独立的分句等。 例 总的说来,“张”是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藏污纳垢 比喻隐藏、包容坏人、坏事。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常作定语,亦作宾语等。 例 若想扩清选举,使这种新制度不作高等流氓们藏污纳垢的巢穴、发财作官的捷径,非开发农村不可。(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