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阴暗失去光彩。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常作谓语,有时亦作定语、补语等。 例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坛三杰之一的达·芬奇的那幅著名的《最后的晚餐》,就是这些画里面的一幅,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秦牧
推陈出新呢,还是抱残守缺呢?这就是主要的争论之点。(何其芳《正确对待遗产,创造新时代的文学》) 抱残守缺 抱着或死守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肯放弃。形容因循保守,不肯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例 他反对当时医生固步自封的态度,他们各
按兵不动 见5页。 倾巢出动 倾巢:把巢倒空,整窝的鸟或虫都出来了。比喻出动全部力量。常作谓语。 例 在飘雾的夜晚,长着长腿的伪步甲们便倾巢出动,纷纷爬到沙丘的最高处。(戈良《沙漠甲虫巧饮水》)去年长毛绒还是长线,谁料今年会缺货?供销科倾巢出动
“两强相遇勇者胜”、“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至理名言在这两个“冷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张曦《阿、苏二队何以落败?》) 哀兵必胜 哀兵:由于受压或遭受危难而处于悲愤中的军队。谓兵力相当的两军对垒,满腔悲愤的一方必定胜利。
安如泰山泰 山:山名,五岳之首,雄伟高峻。形容事物像泰山一样安定、稳固。比喻性成语。常作谓语,有时亦作定语。 例 孔明曰:“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虽然狂风还在漫山遍野地撒野,山洪还在随心所欲地咆哮,但是他
背道而驰 背:逆着。驰:奔跑。朝着相反的道路奔跑。比喻行动的方向和目标相反。常作谓语,有时亦作定语、宾语等。 例 两人上了车,与苑霞的女伴们背道而驰,边走边谈。(刘富道《南湖月》三)道学先生于是乎从而禁之,虽然很像背道而驰,其实倒是心心相
北面称臣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君则面向北行礼。面朝北向君主称臣。谓臣服于人。常作谓语、定语。 例 狼狈,不想道请行成,北面称臣不许。(元·杨维桢《双调夜行船·吴宫吊古》)越王勾践拒绝了吴王北面称臣的请求,吴王夫差被迫自杀,吴国灭亡。(石绍勋
半生不熟 没有完全煮熟或成熟。比喻不熟习,不熟练。常作定语、状语,亦作谓语。 例 主题思想有一个发现、明确、深化的过程,这中间只要稍为松懈、马虎一点,就可能像烧饭一样停留在半生不熟的阶段。(复旦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研室《新闻采访写作》第三章)起
昂首挺胸 昂起头,挺起胸脯。形容精神抖擞、意志高昂,亦形容态度傲慢、神气十足。常作谓语、状语,亦作定语。 例 这天傍晚,我就端着这种不无炫耀的姿态,扛着铁锹,昂首挺胸地走在队列前面。(张贤亮《土牢情话》第五章)她在不断斜眼看我:我呢,昂首挺胸
演出时,根据戏文内容的需要,演员既可以“从天而降”地从上层跳到下层,又能够“破土而出”地由下层钻到上层,效果十分形象逼真。(田力《颐和园史话》四) 拔地而起 拔:抽,拉出。突出地面由下向上升。多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常作谓语,亦
开始大伙对这话还半信半疑,但过不多久,房产科的修建队一到,人们便深信不疑了。(程树榛《励精图治·奇怪的沉默》) 半信半疑 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表示对事情的真假不能肯定。常作谓语、定语、状语,亦作补语。 例 童进近来听到了一些关于复业的传说,他
背井离乡 背:离开。井:上古之制,八家为井,指家乡。离别家乡,在外地生活。多发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常作谓语、定语。 例 新仇旧恨都未得报,而宋景诗竟毅然率领黑旗军背井离乡,远投千里以外的太平天国,这说明什么呢?(陈白尘《五十年集·关于〈宋景诗
在大洋的狂风巨浪中,战斗着的水手的肉体和灵魂会陡然变得光彩夺目。天空、海洋,在他面前黯然失色。水手心胸中,也升起一种豪迈博大的快感,这是最幸福的时刻。(何民胜、曹滨滨《中外名人座右铭·叶楠生平简介》) 黯然失色 见8页。 光彩夺目 光彩:颜色和
拔刀相助 拔出刀来帮助被欺侮者。形容见义勇为,打抱不平。常与“路见不平”连用。常作谓语。 例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东方旭当即只身冲入凶阵,与他们格斗。(谢洪、华勋《武林志》二)要他们拔刀相助,只好忍气吞声,并且提供起码跟他们现行待遇大同小异的
百折不挠 折:挫折、困难。挠:弯曲,屈服。无论受到多少困难挫折,都不屈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刚毅。常作谓语,亦作定语、状语。 例 古今中外,总有一些人天不怕地不怕,他们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作出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业绩来。(艾立国《人生能有几次搏·
败走麦城 形容战败逃走。亦指竞赛、竞争失利。语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指关羽与东吴吕蒙荆州之战战败后退走麦城之事。常作谓语、定语。 例 一世英雄,也不会永远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也总会有败走麦城的时
安土重迁 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率。安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居。色彩较典雅。语出《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中国农业社会遗留的封闭传统,安土重迁,故园难离。(江剑鸣《心仪飘泊》)幸
百依百顺 形容一切都听从、顺从,毫不违背。常作谓语、定语和状语。通常用于指人。 例 袁时中尽管是一营之主,但对她却百依百顺,并没有拿出丈夫的架子。(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十五章)百依百顺的娘稍事整理了一下,也出去了。(礼平《小站的黄昏》二
百年大计 大计:长远、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常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例 有的同志说,基本建设是百年大计,标准高一点,架子搞大一点,对长远发展有利。(景平《压缩“空气”,保证经济稳定发展》)他一生的学术活动和教育实践都与
暗渡陈仓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古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从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迂回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语本《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常作谓语,有时亦作定语、状语。 例 老褚是个老实疙瘩,不苟言笑,肚里可有玩意儿。(鲍昌《“参考”干部》)我是个活泼好动的姑娘,遇到熟人,有说不尽的话。他呢,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余家溶《
勃然变色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改变脸色的样子。突然变了脸色。常作谓语。 例 谢密勃然变色,一起身,将棋盘推翻,撒了一地。(雁枫《古趣今谈·讽棋取怒》)他们就“叶公好龙”了,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即使不勃然变色,当时跳起来,事后也要对提意
不寒而栗 栗:战栗。天不冷,人却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常作谓语,亦作宾语。 例 现在想着从死尸上越过的事,真是不寒而栗啊!(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想到那些阴暗的日子,我真是不
博学多才博:丰富。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原来是这个“秘密武器”使先生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梁东汉《唐兰先生轶事》)他们两人不但是博学多才的江南名士,而且是敢于批评朝政的“几社”领袖。(张习孔《夏完淳》一) 不学无
不出所料 没有超出预料。即完全在意料之中。常作独立的分句。常与“果然”结合在一起用。 b例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曾朴《孽海花》第十回)“果然不出所料”,这样的一念闪过校长先生的心头。(叶圣
但是,即使如此,说“比翼双飞”也是不确切的。因为按胡、程二文所说,吕静姝已收到“录取通知”将赴北京深造,而王晓波呢,至今还不知为哪所学校录取,他俩同时进入“清华”以外的大学就读似乎已成定局。若此,那就不是“比翼双飞”而是“劳燕分飞”了。(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