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史记·张丞相列传》:“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又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故事】: 汉高祖刘邦想废掉长子刘盈的太子称号,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如意为太子。刘邦的同乡、曾跟随刘邦反秦立汉颇有战功的周昌,上朝庭与刘邦争辩。刘邦问他为什么这样不满,周昌有口吃病,加上对改立太子的事十分愤怒,回答时更口吃了。他说: “我只知道您这样做万万 (期期) 不可。您如果硬要废太子,我极其 (期期) 不服从您的命令!’”还有三国时魏将邓艾,也有口吃。他口称“艾”的时候,老是说成“艾艾”。一次,晋文王司马昭同他开玩笑说:“您老说‘艾艾’,究竟是几个‘艾’?”邓艾回答很巧妙,说道:“春秋时有个楚国人叫陆通的,他唱给孔子听的‘凤兮凤兮’,说的还不是一只凤?”
【意思】:形容说话结结巴巴,十分困难的情状。期:极的意思。“期期”、“艾艾”,两个故事合起来,成了“期期艾艾”。
【古例】: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五·残疾类》:“口讷曰期期艾艾。”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九回:“劳航芥也期期艾艾的回答了一遍。”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