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故事】:晋武帝司马炎一心想灭掉吴国和蜀国,一统天下。有一天,晋武帝召集文武大臣,商量讨伐吴国的大事。大臣们有的认为吴国国力强大,且经营了多年,不易一下子打败它,还是谨慎一点,不可贸然出兵;有的认为眼下正是雨季,河水泛滥,不便行军打仗;还有的认为夏天天气炎热,恐将士染病,无法作战,还是待到明年春天再出兵。唯有尚书杜预表示坚决反对。他分析说: “如今我军的兵威已经大振,现在如果全线出击,其形势就象用刀破竹子一样来得容易。”晋武帝决定按杜预的意见行事,拜杜预为镇南将军,兴兵伐吴。杜预的部队所经过的城池,无一不被击破; 出兵不到十天,就占领了长江上游许多城池。杜预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攻占了吴国。
【意思】: 气势象劈竹子一样。势: 气势。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地进军。亦作“破竹之势”。
【古例】: 宋·王楙《野客丛书·韩信之幸》: “其后以之取燕,以之拔齐,势如破竹,皆迎刃而解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胜长驱,又克了太谷县,杀了守城将佐,其余牙将军兵,降者无算。”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我军以破竹之势进军武昌,今闻已进展到离武昌城仅中国里百五十里之地。”蒋和森《风萧萧》:“我本来一路势如破竹,可恨前锋无能,使我不能大获全胜。”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