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臣食其肉而寝其皮矣。”
【故事】: 战国时代,晋国有个大将叫州绰。在一次齐晋交战中,州绰一仗就生俘了齐国的两位勇士殖绰和郭最。后来,州绰背离晋国投奔了齐国。州绰来到齐国不久,齐庄公打算封一批勇士,殖绰、郭最都在初定名单中,而却没有州绰。州绰对此很不服气,他愤愤不平地对庄公说:“上次齐晋交战,我一直打到齐国的都城下,在京城门不慌不忙地数过东门有几块门板,难道算不得勇敢吗?”庄公解释说:“此时你是替晋国打我们齐国啊! 再说,你也不想想到我们齐国来了几天了!”州绰又申辩说:“大王说的是,我是新来乍到。但殖绰和郭最算什么勇士,他俩曾被我生擒活捉过。他们好比禽兽一样,我抓住他们时,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剥下他们的皮来垫着睡觉。这种人怎能称得上英雄!”不管州绰多么恼怒,发什么牢骚,齐庄公终究没有把他封为勇士。
【意思】: 吃他的肉,剥下他的皮来当褥子睡。形容仇恨极深。
【古例】:唐·杜牧《雪中抒怀》:“食肉寝其皮。”宋·李弥逊《杨政换给右武大夫恭州团练使》:“食肉寝皮,志每存于去恶。”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却说殷小姐痛恨刘贼,恨不食肉寝皮。”鲁迅《呐喊·狂人日记》:“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