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三不朽。”
【故事】: 春秋时代,有一次,鲁国的穆叔到晋国去,晋国的范宣子接见了他。在交谈中,范宣子问穆叔道:“古人说过:‘人死了也不会朽。’这句话作何解释?”穆叔想了一阵回答说:“据我所知:‘最高的是在德行上有所建树,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能做到这样,虽然死了,也久久不会废弃,这就叫做“三不朽。”
【意思】: 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垂:传留后世;朽:腐烂,磨灭。
【古例】:《魏书·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之目前,釐整时务。”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四回:“哪吒曰:‘小将军丹心忠义,为国捐躯,青史简编,亦不辜负将军教养之功。’”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