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故事】: 《礼记·中庸》有一章书,赞扬孔子的道德学问十分完备,如同天地相等。文章最后一节说:在整个自然……
【出处】: 《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故事】: 《礼记·中庸》里有一《哀公》章。其中讲了一个人做事必须有诚意, 以及怎样求诚的道理。文章说:求诚的功夫, 须经五个阶层, 一步……
【出处】: 《礼记·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预则立, 不豫则废。” 【故事】: 从前鲁国的哀公, 晓得孔子深明政治学, 故向孔子问为政的方法。哀公问道:“治理国家靠什么?实行方法怎样?”孔……
【出处】: 《淮南子·汜论训》:“故圣人以身体之。”又,《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故事】: 古代的圣人都很注重实践,事事亲身去体验。那么, 他们如何去亲身体验呢?《礼记·中庸》……
【出处】: 《礼记·中庸》:“体群臣也。”朱熹注:“体, 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故事】: 春秋时, 鲁哀公知道孔子通晓治国之道, 常常向他请教治国的方法。有一次, 孔子对哀公说:“治理国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出处】: 《礼记·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故事】: 孔子主张行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后来有人提……
【出处】: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故事】: 子思一心想把祖父孔子的为人之道传给孟子, 所以就写了《中庸》。一开始就讲天命……
【出处】: 《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