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您整理出来关于君子合集内容,如果觉得还不错,请帮忙转发推荐。
典源出处 《礼记三年问》:将由夫修饰之君子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释义用法 从缝隙中看白马 (或四匹马拉的车子) 奔驰,一闪即过。后……
典源出处 《诗小雅 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 (恺)弟君子,无信谗言。郑玄笺: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论衡商虫篇》:谗言伤善,青蝇污白,同一祸败,诗以为兴。 释义用法 苍蝇屎落在……
典源出处 《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艺文类聚》卷四……
典源出处 《扬子法言问明》: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或人不喻,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释义用法 有人问君子在治世如何,回答说,像凤凰; 在乱世如何,回答说……
典源出处 《周易 革》: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释义用法 豹子的皮毛越变花纹越丰富美丽。后以此典指君子修身养德,迁善去恶; 或指地位改变,事……
【出处】: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 其君用之, 则安富尊荣, 其子弟从之, 则孝弟忠信, 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故事】: 孟子是主张无功不受禄的。有一次, 公孙丑问孟子:“《诗经》上说, 君子是……
【出处】: 《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故事】: 有一次,孔子同学生在一起,谈到求道的方法。有个学生问他:“夫子:一个人要能得道,应该从何入手呢?”孔子回答说:“要诚心求道,首先要……
【出处】: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恶。小人反是。’” 【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请教孔子:应该怎么样从政。孔子回答说:做一件事要做到底,不能有厌烦的情绪;做的要和自己说的一样。又说……
【出处】: 《礼记·祭义》:“是故君子合诸天道, 春禘秋尝。霜露既降, 君子履之, 必有凄怆之心, 非其寒之谓也; 春, 雨露既濡, 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 如将见之。” 【故事】: 这是说的民俗中祭祖先的事。每到春、秋……
【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君子曰:‘石碏纯臣也, 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 其是之谓乎。” 【故事】: 春秋时期, 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 与贵族的一个公子叫州吁 (xu) 的合谋杀掉了国君卫桓公, 州吁就自立为……
【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故事】: 公元前712年,郑……
【出处】: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故事】: 有一次, 孟子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君子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有个学生回答说:“拥有广大的土地,众多的百姓,是君子最……
【出处】: 《周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故事】: 《系辞》是周文王写的卦辞,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周文王号召诸侯共同讨伐纣王的檄文。纣王暴虐无道,既失天命,也失民心,如果……
【出处】: 《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 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故事】: 孔子在周游列国中到卫国时,卫国的仪邑,……
【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故事】: 孔子认为:君子的言行最主要的,是要笃实。他是这样阐述的:我们要发一个议论,那是很容易的,但要照着发的议论去做,那就不是容易的了。古时的……
【出处】: 《周易·否》:“否之匪人, 不利君子贞, 大往小来。”又 《周易·泰》: “泰, 小往大来, 吉亨。” 【故事】: 《周易》, 亦称《易经》, 简称《易》, 是最早的儒家经典之一。它通过象征天、地、雷、风、水、……
【出处】: 《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故事】: 孟子有个学生叫咸丘蒙。有一次,咸丘蒙向孟子请教道:“俗话说:‘道德高尚的人,国君不能用他为臣子,父亲不能以他为儿子。’大舜做了国君,唐……
【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故事】: 孔夫子一生兢兢业业于教导学生, 但他懂得内因是主要因素,外因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有一次, 他着重向弟子们谈了这一点见解。他说:“……
【出处】: 《论语·微子》:“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故事】: 周成王分封周公的儿子伯禽当了鲁地的鲁公。鲁公整理车马准备出行的时候,周公谆谆告……
【出处】: 《论语·宪问》:“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故事】: 春秋时有个人叫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有个儿子叫曾元。曾元对父亲不象曾参对父亲那么孝顺,而且思想比较活跃。曾元的思想常常超出儒家学说的……
【出处】: 《论语·颜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人叫司马牛。他的哥哥垣魋同他的弟弟子欣、子车闹矛盾,双方都欲置……
【出处】: 《礼记·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故事】: 孔子主张行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后来有人提……
【出处】: 《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故事】: 春秋时,卫国有个大夫叫棘子成。有一天,棘子成和孔子的学生子贡在一块聊天。当他们谈到如何才象……
【出处】: 《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 尊其瞻视, 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故事】: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张, 他胸怀做官为政的志向。一次, 子张问老师说:“怎样就可以做官为政了呢?”孔子回答道:“具……
【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故事】: 有一次, 有个学生问孔子:“君子碰到事情是怎样去做的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在世上做事, 没有一定要这样做的指导思……
【出处】: 《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厉, 无咎。” 【故事】: 这里讲了一个生活故事: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整天都在奋勉不息工作和严格要求自己。一天下来了, 到了晚上还是不能有所放松,仍然勉励自己: 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