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故事】: 这里讲了一个生活故事: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整天都在奋勉不息工作和严格要求自己。一天下来了,到了晚上还是不能有所放松,仍然勉励自己: 要时刻怀着戒惧之心,就好象有什么危险的事要发生一样。这样,自己就可能不会有什么过失。时时自勉向上,刻刻小心谨慎,行为才会没有差错。
【意思】: 到了晚上还要怀着戒惧之心,好象要发生什么危险一样。夕: 傍晚,这里指白天晚上。惕:惊惕,戒备; 若厉: 好象有危险。比喻严格要求自己,一点也不敢有所松懈。亦作“朝乾夕惕”“夕惕朝乾”或简作“夕惕”、“夕厉”。孔颍达注:“言寻常忧惧,恒如倾危,乃得无咎。”
【古例】:《旧唐书·代宗纪》:“朕主三灵之重,讬群后之上,不敢荒宁。”唐·李白《明堂赋》:“而圣主犹夕惕若厉,惧人未安,乃目极于天,耳下于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常恐殒越,辜负国恩;寤寐永叹,夕惕若厉。”清·芹曹雪《红楼梦》第十八回:“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明·张居正《考满谢手勅加恩疏》:“日申月饬,特祖宗已试之规;夕惕朝乾,乃臣本然之分。”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吴主不此之思,不加夕惕,佞谄凡庸,委以重任,危机急于弩,亡征著于日月。”《宋书、后废帝纪》:“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夕厉晨矜,每恻于怀。”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