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故事】: 春秋时期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攻伐越国,越国打败了吴国,吴王闔庐受重伤而死。过了三年,吴王夫差起兵为父报仇,越王勾践准备迎战。这时,颇有智谋的大夫文种向勾践献计道:吴国的伍子胥、华登善于用兵,若战则我们凶多吉少,不如派使者去求和好。越王勾践同意了,于是就委派诸稽郢去吴国。诸稽郢求见吴王道:我国君私底下告诉我:上一次是越国得罪了大王,内心觉得难受,幸好大王愿谅并赦免了我国的罪过。如今,吴王对待越国的大恩大德,就象把死人救活,使白骨能再长出肉来一样啊!我们是决不敢忘记吴王的再造之恩的。后来,吴王夫差竟答允求和了。
【意思】: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极大的再造之恩。
【古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先生之来,实出天赐。如起死人而肉白骨,孤敢不奉教!”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二回:“伍氏以鸦片案情,见恶于大府,非先生不能援手,故托弟为介绍,投谒先生。先生若能起死人而肉白骨,实为万幸。”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连忙向安老爷道:‘伯父,你的话说的尽心尽情到这个地步,真正的好比作“吹呢絮上青云,起死人肉白骨”。’”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