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
【故事】: 商汤的都城原在毫。后来,他的子孙由于种种原因,多次迁都。盘庚(汤的第九代孙)上台后,又由奄迁往殷。这次迁都遭到不少王公大臣的强烈反对。盘庚为此十分生气,他让众人都来到庭院,对他们说:“来,你们众位! 我告诉你们,我训导你们: 把你们的反对迁都的思想抛弃了,不要傲慢地只顾追求自己的安逸。……看那些心怀不良的小民,说话走了嘴,还能互相听取别人的警告和规劝,何况我掌握着你们的命运! 你们为什么不把下面的情况和你们的想法直接告诉我,却互相勾结,用没有根据的胡言乱语来吓唬和煽惑民众?”一番话说得这些王公大臣瞠目结舌,无言以对。盘庚带着鄙夷的神情,扫了他们一眼,冷笑一声说:“草原上的大火,逼得人不能靠近,可人还能把它扑灭; 坏现象再多,人也可以全部铲除。如果你们制造混乱,破坏安定的局面,那就要受到制裁,我是没有什么责任的!”
【意思】: 如火在原野燃烧。燎: 烧;原: 原野。比喻声势很大,难以抑制。
【古例】:《左传·隐公六年》:“《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向)迩,其犹可扑灭?’”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到期不能‘剿灭’,反而如火燎原,他们有些做封疆大吏的,轻则降级、削职,重则下狱、砍头。”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