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自怀王入秦不返,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故事】: 秦朝末年,居鄛 (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县南) 县有人范增,七十岁了,一直家居,喜好奇计。他跑去对项梁说:“陈胜失败原是应当的。秦灭六国,楚国最冤枉。自从楚怀王到秦国,一去不复返,直到今天楚国人还想念他。所以楚南说‘楚虽只有几户人家,但最终灭掉秦国的必定是楚国啊’。如今陈胜首先起事,不立楚国的后裔而自立为王,他的气势当然不能久长。现在你起兵江东,楚国象群蜂飞起那样众多的起事将领,都争先归服你,是因为你们项家世代为楚将,能够再立楚国的后裔。”项梁认为他说得很对,就从民间找到了给人家牧羊的原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仍立为楚怀王,以顺从民众的愿望。任命陈婴为上柱国,封给他五个县,让他跟随怀王,建都盱眙。项梁自称为武信君。
【意思】:原指楚国虽然只有几户人家,也定能灭掉秦国。三户:不多几户人家;亡:灭亡。比喻弱小的正义力量,充满消灭强暴力量的信心。
【古例】:章炳麟《诸子学略说》:“《南公》三十六篇,即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者,是为豫言之图谶,亦与常占有异。”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