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孟子·离娄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事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荠,则臣视君如寇仇。’”
【故事】: 有一次,孟子对齐宣王说:“君把臣看作亲如手足,那么,臣子就把君当作心腹之交。君把臣看作犬马畜牲,臣子就把君视为路人。君把臣当作泥土一般践踏,臣子就把君当作仇敌了。”齐宣王说:“礼经上说过,凡是做臣子的,都要为侍奉过的君主戴三个月 的孝。怎样的君主才配为他戴孝呢?”孟子回答说:“对臣子的批评能虚心接受的君主,对臣子的好建议能认真采纳的君主,对因故出走的臣子能宽宏大量的君主,这样的君主才配给他戴孝。可是,现在有的君主,对臣子的建议不采取,对臣子的批评不接受,对因故出走的臣子百般刁难、迫害,这样的君主,做臣子的就把他视为了仇敌。既然是仇敌,那还有什么必要给他戴孝呢!”
【意思】: 看得如同仇敌一般。寇: 敌人。亦作“视为寇仇。”
【古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于家中妇女不时正言规劝,以三姑六婆视为寇仇。”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