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故事】: 梁惠王听了孟子关于仁政的一番议论,便说:“我现在已经明白,愿意继续接受你的指教。”孟子接着说:“请问拿木杖或利刀杀人有区别吗。”王道:“没有区别。”孟子再问:“拿刀子杀人同用暴政杀人有区别吗?”王道:“也没有区别。”孟子又说道:“厨房里有肥肉,马槽里有壮马;可是,老百姓却面有饥色,旷野里有饿死的尸首。弄到这步田地,简直象带领野兽去吃人一样了。禽兽相互残杀,人尚且目不忍视。作为百姓的父母官,竟然无法使百姓免于死亡,那何为父母官呢? 从前孔夫子说过:‘起初造俑的人,他必定没有后代了。’ 因为他用木偶去殉葬,太不合乎人道了。现在做人君的竟弄得百姓挨饿而死,怎么能算有仁爱之心呢?”
【意思】: 当初发明用木偶殉葬的人。俑: 古代殉葬品,用木头或陶土制作的偶象。比喻首开坏例的人。
【古例】: 清·张潮 《虞初新志·姜贞毅先生传》: “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当日不知哪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个‘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