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论语·乡党》:“不多食。”朱熹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故事】: 孔子的饮食是很有节制的。有一次,朋友请他吃饭,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有羊肉、牛肉、猪肉、鸡肉及各式素菜。不仅菜肴丰盛,还有自制的酒,因为孔子不饮买来的酒。吃饭时,主人非常殷勤,同桌也热情地招呼孔子,叫他尽管放开肚子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可是,孔子喝酒喝得稍有醉意便停杯了,肉吃得很少,饭吃到刚饱。孔子第一个放掉筷子,但并没有立刻离席,坐在位置上等所有的人吃饱了才起身离席。他平时吃饭也从不贪嘴多吃,总是适可而止。
【意思】:原指孔子吃饭吃到刚饱就不吃了。适可:正好可以。后泛指行为到了适当的程度就该停止。
【古例】: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从来没有暴风雨能够持久的。果然持久了,我们也吃不消,所以我们要它适可而止。”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七》:“她总以为儿媳妇的管法似乎太严厉,不合乎适可而止的中道。”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