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故事】: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结好,两国国君准备到晋国的令狐地方结盟。晋侯先到,而秦伯不肯渡过黄河来令狐。后来秦派使臣来河东和晋君会盟,晋派使臣到河西与秦君会盟。但秦伯回去后即背弃了盟约,而且挑拨狄人和楚人与晋国的关系,把狄和楚、秦两国的所做所为都转告了晋国。因此,晋国对秦国甚为不满。公元前578年,晋厉公派人出使秦国,提出与秦断绝关系。晋的特使吕相在与秦桓公交谈中,一方面回顾了过去晋、秦的友好关系,肯定秦国、特别是秦穆公过去对晋国的友好和支持,一方面也揭露了秦国对晋国的一些不友好表现,特别是令狐结盟后的背弃行径。吕相还明确告诉秦桓公,背弃令狐盟誓的事,各诸侯都知道,他们对这件事都感到痛心疾首,因此都倾向了晋国。吕相代表晋侯问秦桓公应怎么来处理这件事。后来晋侯率领各路诸侯与秦国大战于麻隧,秦军大败。
【意思】: 心痛头疼。疾首; 头痛。形容痛恨之极。
【古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瞿耐庵自从到任至今也有半年了。治下的百姓因他听断糊涂,一个个痛心疾首。”韬奋《萍踪忆语》:“劳工界替他装饰一个货车,极力描摹狱中的惨酷情形,由他乘到各处去大大地宣传一番,……统治阶级虽感到痛心疾首而又无可如何。”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