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故事】: 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战事频繁。有一次,吴王闔闾率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右脚而亡。闔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三年后,夫差带兵攻越,为父报仇。越国大败,勾践宣布投降。越王勾践同他的妻子前往吴国服役。夫差让他夫妻同住在阖闾墓前的石屋里,看守坟墓饲养马匹。勾践忍气吞声,施展种种手段,博得夫差的好感,终于被放回国去。回国以后,勾践不忘国耻,立志报仇。他睡觉睡在柴草堆上,坐卧的地方都挂着苦胆,睡觉、吃饭都要尝尝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生聚,越国由弱变强,最后击败吴国,夫差羞愧自杀。越国成了当时的一霸。
【意思】: 原指越王勾践睡在柴草堆上,尝尝胆的苦味。薪: 柴草。形容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古例】: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宋史·胡宏传》:“太上皇帝劫制于强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宜思所以必报也。”鲁迅《花边文学·读几本书》:“自然,现在是国难时期,那有工夫译这些书,看这些书呢,但我所提议的是向着只在暴躁和牢骚的大人物,并非对于正在赴难或‘卧薪尝胆’的英雄。”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