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故事】:公元前481年,在鲁国西部大野打猎时,叔孙氏的兵车武士鉏商,猎得一只麒麟。大家没有看见过,不识认,就以为是不祥的怪物。有人去告诉孔子,孔子一看到是麒麟,就大哭不止,涕泪沾袍。相传麟是仁兽,圣王的嘉瑞。这时因为没有明王,所以出来就被捕获。孔子极为感伤的,是周朝不兴了,所以说:“我推行的道就此完了。”于是就咏了一首《获麟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孔子作《春秋》是为传周道的,现在因见获麟感到“道己穷”,就绝笔不写了。
【意思】:孔子作《春秋》因获麟而绝笔。狩:打猎;西狩:大野在鲁国西部地区,所以说“西狩”。后比喻为一切事物的终了。
【古例】:《史记·儒林传》:“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西狩获麟,曰:吾道穷矣。”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习文的,堪叹这西狩获麟。”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