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唐·韩愈《与冯宿论文书》:“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 小称意,人亦小怪之; 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藏谓之小好; 大惭者,即必以大好矣。”
【故事】: 韩愈对当时的不良文风是极为不满的。他在给冯宿的信中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我写文章有好长时间了,常常作这样的测试: 我自己满意的,可别人看了却不满意; 我比较满意的,别人是稍微不满意;我十分满意的,别人就十分的不满意。我经常写些应付世俗的文章,下笔时就感到惭愧得很,可是却得到人家的称赞。我约略自惭的,人家是稍加吹捧; 我极为自惭的,人家却极力吹捧。”
【意思】: 自己感到比较不满意的,人家却称赞说不错; 自己感到极不满意的,人家却大吹特吹。原意指斥文风不正,后来也用来比喻世道和自己的愿望相反。
【古例】: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异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 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 ”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