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敢。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故事】: 季札是春秋时吴国国君寿梦的少子。寿梦见他知礼从贤,要立他为世子,他坚决不同意。因为他贤而知礼,所以就经常派他出使各国。有一次,他接受鲁国的邀请去观赏《周乐》,经过徐国。徐国的国君看到季札佩带的剑,十分喜欢,可是又不好意思开口要。季札也知道徐君有爱他这把剑的心意,但是要到鲁国去,就没有立刻送给他。等到季札从鲁国回来到了徐国时,徐君已经死了。为了了结心愿,就把剑解下来,挂在徐君坟边的树上。
【意思】: 把剑悬挂在已死去的老朋友的坟上。悬: 悬挂; 垄: 坟。比喻心里许了朋友的事,就是朋友死了,也不改变,而仍做完。
【古例】:鲁迅《“海上述林”下卷序言》:“凡原本所有的图画,也全数插入——这,自然想借以增加读者的兴趣,但也有些所谓‘悬剑空垄’的意思的。”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