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叹。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故事】:在秦末楚汉争霸中,楚军失去龙且,项王感到恐惧,就派盱眙(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 人武涉去游说齐王韩信。武涉说:“如今在刘、项二王争夺天下的事业中,你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你西靠汉王,汉王就胜利,东投项王,项王就胜利。你和项王有旧交,何不反汉,而与楚讲和,三分天下,自立为王呢?如果放过这个机会,死心塌地帮助汉王攻击项王,一个有智谋的人难道应该这样做吗!”韩信回答说:“我过去事奉项王,官只做到郎中,职位不过是个执戟的卫士,进言不听,计策不用,因此我才背楚而归汉。汉王授予我上将军印,给了我几万人马,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把好吃的推给我吃,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了今天。人家这样亲近而又信赖我,我倒戈背叛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即使死了我也不会变心。希望你回去替我向项王辞谢!”武涉走后,齐国人蒯通又来策反韩信,也遭到了韩信的拒绝。
【意思】: 进言都听从,献计皆采纳。形容极其信任某人。
【古例】: 《魏书·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宁廓区夏,遇既隆也。”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坎》二十六:“邓对于他也就和刘玄德之于诸葛孔明,几几乎是言听计从的。”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