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故事】: 有一次,齐宣王对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仲尼的学生,没有讲桓、文霸业事情的,所以后世不传,我也没有听说过,要讲就只好讲一个‘王’字。”于是,孟子就给齐宣王讲起了王道,仁政。在讲到君王为人民制定产业时,说了这样的看法:“明君知道恒产的作用,为人民制定产业,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收入足以事奉父母,养活妻子。丰年能不愁吃、不愁穿,荒年也不致于饿死冻死。老百姓有了这样的生活条件,那么把他们领到善路上去,自然就轻而易举了。如果情况相反,那么拯救百姓的生命还担心来不及呢,哪里还有闲暇去讲礼义呵!”
【意思】:原指上能供养父母,下能抚养妻儿。现泛指维持全家生活。
【古例】: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五·论语(‘民可使由之章)》:“民可使之仰事俯畜,而不可使之知其父子之道为天性。”清·恽敬《答来卿》:“坐书院可仰事俯畜。”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