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引陶谷诗:“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故事】: 五代时有个人叫陶谷,自幼喜好学习,终日博览群书,因而学识渊博。他在十几岁时,文章就写得十分漂亮了。宋太祖时,他做了翰林院的学士。陶谷见宋太祖不重视办理文墨的臣子,就在太祖面前标谚自己的工作如何艰苦和卖力。太祖听后笑笑说:“常听人说,翰林写文章、诏告,都依前人的旧本,略加修改而成,这就是俗话说的依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这有什么特别卖力的地方呢?”陶谷对此十分不满,有一天他在翰林院的墙上题了上面的诗,来发泄牢骚。
【意思】:依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一意模仿,没有创新。
【古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林婉如道:‘侄女立意原想读书,无奈父亲最怕教书烦心,只买一本字帖,教俺学字。侄女既不认得,又不知从何下笔,只好依样葫芦,细细临写。’”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