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故事】: 陆象先是唐玄宗时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并兼剑南道按察使。由于他一向宽大为怀,他的司马韦抱贞对他说:“希望你施行杖罚来建立威名,要不然,下面的人恐怕就没有畏惧了。”象先回答说:“用严刑来树立威风,损人利己,恐怕不是仁慈的人应当做的事吧。”后来,陆象先在蒲州作刺史,有个普通人犯了罪,象先只责备了那个人几句就算了。他的录事说:“这样的事应当判杖刑。”陆象先说:“难道他不了解我的话吗? 如果要用杖刑,应该从你开始。”录事只好悄悄退了下去。陆象先常常对人说:“天下本来没有事,没见识的人自找麻烦罢了。”
【意思】: 指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寻烦恼。庸: 平常,平凡。扰: 扰乱,打搅。
【古例】: 鲁迅 《致台静农》: “近来谣言大炽,四近居人大抵迁徙,景物颇已寂寥,上海人已是惊弓之鸟,固不可诋为‘庸人自扰’。”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五章:“照现在说来,当时就呆在长沙,不撤退也未尝不可以,为什么要那样‘庸人自扰’呢?”华而实《汉衣冠》三:“他在房里踱了半圈,在门口停下,背对着郑成功,警告似地说:‘不要庸人自扰!’”冯雪峰《蛇和蜜蜂》:“凡是闹哄哄的国家就一定不平静,如果不是外患,那就必定是内乱,至少也一定是庸人自扰!”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