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故事】: 宋国有个农民,性子很急。他把禾苗栽下去后,天天跑到田边去看,总嫌……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 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非恶其声而然也。” 【故事】: 孟子为了说明“人皆有不忍……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故事】: 有一次,公孙……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曰:‘敢问其所以异?’曰:‘宰我、子贡、有若, 智足以知圣人, 污不至阿其所好。’” 【故事】: 有一次, 公孙丑问孟子:“伯夷、伊尹和孔子不相上下吧?”孟子说:“自有人类以来, 还没……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故事】: 孟子极力主张“仁”。他一生中总是一有机会就宣传他的为“仁”思想和行“仁政”主张。一天,他在与人谈……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且王者之不作, 未有疏于时者也, 民之憔悴于虐政, 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 渴者易为饮。” 【故事】: 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他的老师:“你要是在齐国执政, 能做出管仲、……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有、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故事】: 有一次,公孙丑和孟子作了一次长谈,从假如孟子担任齐国的卿相会不会动心谈起,一……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故事】: 有一天,公孙丑来拜访孟子,两人谈起了如何治理天下的大事。公孙丑问道:“先生以为……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信能行此五者, 则邻国之民, 仰之若父母矣。……如此, 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在社会观方面他主张王……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 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 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 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 与恶人言, 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个人叫公孙丑, 他是孟子的学生。有一次, 公孙丑请教了孟老夫子不少问题, 孟子一一作了解答。其中,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