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子文满心欲显子玉之能,是日草草完事,终朝毕事,不戮一人。楚王曰:‘卿阅武而不戮一人,何以立威?’” 【故事】: 楚成王拜成得臣为大将伐齐,夺取了齐的阳谷,胜利回来……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孟明登太华山, 至明星岩下, 果见一人羽冠鹤氅, 玉貌丹唇, 飘飘然有超尘拔俗之姿。孟明知是异人, 上前揖之, 问其姓名。” 【故事】: 据说秦穆公的幼女名弄玉,聪明无……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回:“阖闾初闻伍员夸要离之勇, 意必魁伟非常, 及见离, 身材仅五尺余……大失所望, 心中不悦。” 【故事】: 东周周敬王五年 (公元前514年),吴国公子姬光用伍员 (即伍子胥……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故事】: 传说从前湖广襄阳府枣阳县有个姓蒋名德、小名兴哥的人,娶了本县王公的女儿……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四十五回:“孺子不知事如此, 武夫千辛万苦方获此囚, 乃坏妇人之片言耶? 放虎归山, 异日悔之晚也。” 【故事】: 战国时代, 秦晋两国在崤山打了一仗。晋军军师先轸率领晋军打败了……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 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人问徽安否, 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 答曰: ‘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 故此相告, 何闻人子死, 反亦言好?’微曰:‘如……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自夏四月围起,直至冬十一月,公孙归生积劳成疾,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故事】: 楚灵王凭着强大的国势和兵力,灭了陈国以后,即兴兵而……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看官有所不知,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故事】: 说的是一个名叫萧颖士的人,性子严急得很,仆人有一句话不投他的心意,就立刻暴躁如雷起来;稍微有点儿差……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祭足再拜,谢昔日不能保护之罪。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病不朝。” 【故事】: 祭足是春秋时郑国的重臣。郑庄公死时,征求祭足的意见:……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叫道:‘老天,老天!你若还有知,将何言抵对?我司马貌一生鲠直,并无奸佞,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故事】: 东汉灵帝时,有一个叫司马貌的……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子吕辞出宫门, 叹曰: ‘祭足料事, 可谓如神矣。’” 【故事】: 郑庄公的弟弟共叔, 因母亲的讨封得了京城。又听母亲的嗾使想夺国,取代郑庄公。他到京城后,收了西鄙北, 扩大……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今日听在下说一桩意外姻缘的故事,唤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故事】: 刘秉义有一男一女,儿叫刘璞,女唤慧娘。儿订孙寡妇的女儿珠姨,女许裴九多为媳。刘……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天子听了番书,龙情不悦。沉吟良久,方问两班文武:‘今被番家要兴兵抢占高丽,有何策可以应敌?’两班文武,如泥塑木雕,无人敢应。” 【故事】: 传说李白的母亲梦……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 (赵) 盾时年十七岁,生得气宇轩昂,举动有则,通诗书,精射御, 赵衰甚爱之。” 【故事】: 春秋时晋国襄公继承王位后, 经太傅阳处父的推荐, 重用了于晋立有大功的赵衰……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岂为友朋轻骨肉,只因信义迫中肠。” 【故事】: 传说汉明帝时有两个准备去东都洛阳应试的秀才,一个是汝州南城的张邵,字元伯……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穆公以为然,乃命萧史奏之。萧史取出赤玉萧一枝,玉色温润,赤光照耀人目,诚希世之珍也。才品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奏至第三曲,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时有火龙者,系洋子江中孽畜,神通广大,知得兰公成道,法教流传,后来子孙必遭歼灭,乃率领鼋帅虾兵蟹将,统领党类,一齐奔出潮头,将兰公宅上团团围住,喊杀连天。” 【……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从容问:‘你家主人曾婚配否?’老苍头道:‘未曾婚配。’婆娘又问道:‘你家主人要拣什么样人物才肯婚配?’老苍头带醉道:‘我家王孙曾有言, 若得象娘子一般丰韵的, 他就心满意……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那张荩乃风流子弟,只晓得三瓦两舍,行奸卖俏,是他的本等,那曾看见官府的威严。” 词由;叙写的是:杭州府有个叫张荩的少年,靠着祖传的家产,不思读书,惯在风月场……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还有独自无力, 四五个合做伙计, 一人出名做官, 其余坐地分赃。” 【故事】: 明朝绍兴地方, 惯做一项生意: 凡有钱能干的, 就跑到京城,花钱买通当大官的, 钻营当某地方……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晔曰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