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光明磊落,公正无私。巴金《家》七:“这是~的事,无须乎隐讳。” 〔变式〕 正大光明 〔近义〕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反义〕 鬼鬼祟祟 偷偷摸摸 〔俗语〕 中秋节的月亮——光明正大
管:竹管。窥:从孔隙中看。蠡:贝壳做的瓢。测:测量。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极其窄狭片面。黄宗英《大雁情》:“‘四人帮’强迫人们戴上形而上学的眼镜,使革命队伍内部,同志之间彼此相看时,‘~’地只看对方的污点、缺点。” 〔出处〕
形容事物极其美好、感人。顾笑言等《李宗仁归来》六:“难怪有许多诗人,把黄牛写进了他们~的诗章;无数的丹青妙手,把黄牛画进了他们发人深省的画卷。” 〔近义〕 光彩夺目 光辉灿烂 〔反义〕 暗淡无光 黯然失色
从竹管里看豹,只能看到一些斑点。① 比喻看到的不是全部或整体,而只是一小部分。清·薛雪《一瓢诗话》五七:“有人议论唐人选唐诗不甚佳,余曰:‘前人毕竟不同,切勿~。’”② 比喻通过观察到的一部分,可以推测全貌。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内容如何
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月:雪停或雨止后的明月。雨过天晴,风清月朗的明净景象。① 比喻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或气氛宁静。周瘦鹃《日本来的客人》:“我一生爱好和平,系之梦寐,这两位和平使者的光临,似乎带来了一片~,使我兴奋极了。”② 比喻人品行、节操高尚,
① 形容光亮耀眼,色彩鲜艳。《三国演义》七一回:“护驾龙虎官兵二万五千,分为五队,每队五千,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极其雄壮。”② 形容事业、前程光明美好。茹志鹃《着暖色的雪地》:“一切~,美好的幸福都还在前面。” 〔近义〕 光
光怪:光彩奇特。陆离:式样多,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儒林外史》五五回:“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蒋子龙《维持会长》:“这一些~的人和事,像一堆乱绳,从四面八方向他抛来。” 〔出处〕 南朝梁·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章》:
运:际遇,运气。亨通:顺利。指做官者运气好,连连升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七回:“自从送了这位姨太太之后,便~起来。” 〔近义〕 步步高升 平步青云 飞黄腾达 〔反义〕 仕途坎坷 怀才不遇 〔辨析〕 亨,不能读xiǎng,不能写作“享”。“官运亨通”偏重指
本指向皇帝进呈的堂皇典雅的文章。① 指有固定套式的文章。李国文《涅槃》:“虽然最后在他老婆的努力争取下,悼词写得还是相当尽善尽美的,但我知道,那种~,不会有人认真当回事的。”② 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际内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言论或公事。《文明小史》六
蒂: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瓜熟了,瓜蒂自然就会脱落。比喻条件具备或时机成熟,事情就会自然成功。周恩来《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我们要使条件成熟,做到‘~,水到渠成’。” 〔近义〕 水到渠成 〔反义〕 揠苗助长 欲速不达 〔辨析〕 见“水到渠成”(533页)。
像瓜被剖开,像豆从豆荚里裂出。比喻国土被分割。蔡东藩等《民国演义》一三五回:“各为雄长,~。” 〔变式〕 豆分瓜剖 瓜分豆剖 〔近义〕 蚕食鲸吞 〔反义〕 金瓯无缺 〔辨析〕 “瓜剖豆分”指国土被分割,可能为内部分裂所致,也可能为外来侵略者所瓜分;“蚕食
经过瓜田不弯腰提鞋子,走过李树下不举手整帽子,以避免偷瓜摘李的嫌疑。比喻容易产生嫌疑的场合。《好逑传》六回:“~,明侠女之志;暗室屋漏,窥君子之心。” 〔出处〕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变
顾盼:向左右、周围看来看去。自雄:自认为了不起。左顾右盼,认为自己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沈萌华《玉之旅·喜从天降》:“只见他,头戴船形褐呢帽,口咬大雪茄,精神抖擞,~。” 〔出处〕 《宋书·范晔传》:“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 〔近义〕 自视甚
护:回护,包庇。做官的互相包庇、袒护。老舍《鼓书艺人》:“虽说有政府,也决不会拿军阀怎么样,还不是~,姓王的怎么胡作非为都成。” 〔变式〕 官官相卫 〔反义〕 发奸擿伏 秉公执法 明镜高悬
官府残酷压迫人民,迫使人民奋起反抗。《官场现形记》二八回:“广西事件一半亦是~。正经说起来,三天亦说不完。” 〔近义〕 逼上梁山 斩木揭竿 揭竿而起 〔反义〕 逆来顺受 忍气吞声
垢:污垢。刮去污垢,磨出光亮。① 比喻仔细琢磨,精益求精。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一折:“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学成满腹文章。”② 比喻使旧物重现光华。郑观应《盛世危言·火器》:“近来有人购他国不用之枪炮,~,充作新造者。”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
刮目:擦拭眼睛。指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人。《扫迷帚》二回:“表弟,我与你数年不见,方冀你学识大进,~,却原来尘腐依然。” 〔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蒙(吕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变式〕 刮目相待 刮目相见 〔
堵:墙壁。观看者密集得犹如一道墙围着。形容围观的人非常多。臧克家《诗与生活·皓首忆稚年》:“市民列在路旁,~,一声声高昂的口号,喊出了革命群众的力量。” 〔出处〕 《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变式〕 观者如云 观者如市 〔近
义:情谊。没有感情,不讲情谊。形容冷酷无情。《水浒传》三五回:“不是我~,其实只有这个老父记挂,今已没了,只得星夜赶归去,教兄弟们自上山则个。” 〔变式〕 寡情少义 〔近义〕 寡恩薄义 无情无义 冷酷无情 〔反义〕 深情厚谊 情深义重 情同骨肉
不廉正,不知耻。形容人没有操守,不知羞耻。冯玉祥《我的生活》三〇:“整个直系军阀与政客就正在~、为所欲为的情形下酝酿着贿选运动。” 〔近义〕 厚颜无耻 恬不知耻 无耻之尤 〔反义〕 光明磊落 高风亮节 廉洁奉公 〔辨析〕 鲜,不能读xiān。见“厚颜无耻”(
①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王以仁《流浪》:“眼眶中不知不觉的有些湿润起来,便独自~的叹了一口气。”② 看着影子,自觉可爱。形容自我欣赏。老舍《谈幽默》:“反之,幽默的人便不这样,他既不呼号叫骂,看别人都不是东西,也不~,看自己如一活宝贝
寡:少。敌:抵挡。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多的一方。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二:“朱、黄两团~,就向湘潭易俗河方向退走。” 〔出处〕 《逸周书·芮(ruì)良夫》:“民至亿兆,后一而已,寡不敌众,后其危哉!”(后:君主。) 〔变式〕 寡不胜众 〔反义〕 势均力敌 旗
指商店或工厂破产倒闭,也泛指事业被迫停办。含讥讽意味。茅盾《子夜》五:“现在他们维持不下,难免要弄到~,那也是中国工业的损失。”鲁迅《书信集·致肖军》:“孩子的幼稚园是原有十五人,现在连先生的小妹子一共只剩了三个人了,要~也说不定。” 〔反义〕 开
挂:钩取,提出。举出的少,遗漏的多。形容列举极不周全,遗漏很多。陈诗信《一家四人入〈辞海〉》:“古往今来,豪杰才子有如满天星斗,数不胜数,三大本新编《辞海》不过是‘~’,录其佼佼者而已。” 〔出处〕 唐·韩愈《南山》:“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近义
骨肉:比喻亲人。残:毁坏,残害。比喻自己人互相残害。《东周列国志》五回:“家门不幸,~,诚有愧于邻国。” 〔近义〕 同室操戈 煮豆燃萁 〔反义〕 同仇敌忾 和衷共济
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那样。形容城防或阵地无比坚固。李丰祝《解放石家庄》:“他真没想到,‘~’的第一道防线,就这样轻易地被打破了。” 〔出处〕 《汉书·蒯通传》:“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近义〕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