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昔魏绛列国大夫,尚能和辑诸戎,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乎?”
【故事】: 东汉建初三年,经常出使通西域的班超率领归附汉朝的疏勒、康居、于阗、拘弥等国的军队一万余人,攻破了姑墨国的石城。于是,班超即上疏朝庭,请求增拨兵员,一举踏平尚未臣服的龟兹等国。他说: 如果攻下龟兹,那么西域基本上就清平无事了。我愿意象元帝时的俗吉效命于绝域,像武帝时的张骞弃身于旷野。过去晋国的魏绛,仅以列国的大夫身份同诸戎联合了。而我是奉了大汉的命令,依仗着大汉的威力,尽管铅刀不锋利,难道不能尽一割之用吗? 后来,元帝终于同意增兵,班超也终于征服了龟兹,从此,他的名声威震了西域。
【意思】: 不锋利的铅刀一割,有时也能割断东西。铅刀: 不锋利的刀。比喻才能平庸的人,若使用得当,有时候也有些用处。
【古例】: 晋·左思《咏史》:“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有道士招之曰:‘君气色凝滞,似有重忧,道家以济物为念,盍言其实; 或一效铅刀之用乎?”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