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故事】: 春秋战国之交,晋国卿大夫知(智)伯会同韩、赵、魏三国灭掉晋卿范中行氏后反过来向三国索取疆土。赵国赵襄子采用卿大夫张孟谈的计策,暗中与韩、魏两家串通,联合起来,放水夜袭知伯的军队,一举成功,活捉了知伯。张孟谈帮助赵襄子的大功告成后,即向赵襄子提出辞退。赵襄子对这很不高兴,说道:“凡能辅佐国君的,功劳大的,应当委以重任,众人也会信服的。您正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为什么要辞退呢?”张
谈答道:“我所知道的往古,君臣协力打天下,取得成功,这是有的; 而成功之后,若君臣权力相等,那臣子有好结果的,是没有的。对于以前的事情不忘记,以后的事情就好处理了。您就是不同意我的请求,我也没有力量来帮助您了。”赵襄子无奈,只好同意辞退了。
【意思】: 记取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后来的借鉴。师: 师表、榜样,引申为借鉴。
【古例】: 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前的错误固然值得借鉴,但本朝的疆土还有广西、广东、江西、湖南、四川、云贵一大片土地,几百万大兵,你怎么便说毫无办法了?”
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